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一开始打乒乓球的时候也常问教练或者朋友们同样的问题,比如: 发球时候可以抬胳膊不? 发球时候可以下蹲不? 发球可不可以有弧度? 发球可不可以旋转(也就是加旋)? 发球可不可以带一点冲劲? 以及最蠢的问题: 发球可不可以不发到底线 而直接发到对方桌面?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一开始打乒乓球的时候也常问教练或者朋友们同样的问题,比如: 发球时候可以抬胳膊不? 发球时候可以下蹲不? 发球可不可以有弧度? 发球可不可以旋转(也就是加旋)? 发球可不可以带一点冲劲? 以及最蠢的问题: 发球可不可以不发到底线 而直接发到对方桌面?
1)说马特拉斯没怎么打的,他2012年伦敦奥运会曾经打进4强,当时连邓亚萍都感叹“没想到这个选手能打出这样的球”;2013年和2017年的世界锦标赛都是和许昕在决赛中输掉的(1-4 7-11 8-11),说明他的实力是很强的、至少是顶级的。
这个问题很有趣,我来回答一下。 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如何判断对方的来球是侧旋球,二是怎么接发侧旋球。
我拉球的时候不是把球往上抛的,而是往右前方,为什么我的动作不连贯呢?(我是横板) 答主应该是刚起步练习击球吧,在练习击球是要注意以下几点(以右手为例); 1.引拍时左手架拍要到位且稳定,不能左摇右摆。
首先,不转发球有单球与双球两种,单球就是由一个球体组成的发球,而双球是指两个球体共同旋转组成的发球,因为两个球本体的旋转方向是不相同的,所以接球的难度相对较大一些。 接下来为大家分享几种对付不同种类发球的接球技巧。
我觉得还是有点作用的,好的胶皮可以让你球技大增,不好的胶皮会限制你发挥。 乒乓球这种隔网运动,很能体现球手技术上的细微差别以及器材对于技术水平的影响程度。我这里说的是影响程度而不是决定程度,因为技术是基础,任何器材都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技术动作本身。
乒乓球胶皮长期受潮或者空气污染,造成表面出现一层粘膜。如果这种情况出现之后没有及时地处理好,那么就会逐渐发生变质,从而使胶皮的性能大打折扣。 那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呢?
这个业余级别划分只适合非专业选手,而且只是过去时,因为现在普及水平已经大大提高。 所谓业余7级相当于过去2.5级(以前的4级),大概能在10平之内赢职业选手二局左右吧;业余6级差不多3级的样子,能赢一局;而业余5级和6级的分数差很多,估计在4或者5级样子,能赢半局或一局多一点点。
首先明确一点,所有的发力都是基于正确的发力点,如果没有正确的发力点,那么所谓的发力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那什么样的发力才是正确的呢?
如果是在比赛过程中,那么当发球方得分或者发球方被对方得分后,交换发球权 当双方都得到一分后,发球顺序按顺时针进行转换;如果是一局比赛,则最后得分者继续发球 如果是小组循环赛的话,那么每个球员都有发球权,发球顺序按照上场顺序进行 如果是在组内单循环赛中,那么每打五局(或十局、十五局),
1987年世乒赛男团决赛,那时波尔还没进国家队呢。许昕,杨影,曹燕华,刘伟等一代国乒队员在主场不敌韩国队,韩日台加一起只有三人上场,而我国是五名主力全力应战(吕林因伤只打了两场),结果2-3落败。当时韩国的主力选手是徐寅生(就是送球给孔令辉练的那位教练)和他的弟子金泽洙、马文革、朱世赫和张宇镇。
这个问题我两年前回答过,现在再来看这个答案,觉得有些技术已经可以删除掉了。。。因为题主是直板,而且应该是横打(非弧圈打法),所以以下的技术讲解都以直板横打为基础来展开。 先放结论——对直板而言,能用好四种基本型即可,其他一切技术都是这四种基本型的延伸。
我觉得你问题里说的“出台”应该是指下旋球吧,因为上旋球是不会出台的(除非是削球和弧圈球)。 造成下旋的原因有很多啊。比如不正确的握拍方式、不正确的发力方式、不正确的步法等都会导致下旋球,而最可能的原因就是发力的原因造成的。 你说你力量不大,那可能是你的基本功不扎实导致的。
奔球,也叫突击球、突袭球或直下球。是一种快速进攻型发球。特点是:发球动作短促有力,球速很快,一般能达到136公里/时-140公里/时(相当于职业乒乓球运动员的正手抽球速度) 由于这种发球速度快、威胁大,因此是许多乒乓球爱好者比较喜欢的发球方式之一。但真正能用好这种发球的并不多。
这个问题问得好! 首先,我们得明确一点——乒乓球是技战术结合的运动项目之一,技术动作的制定和实现依赖于技战术的需要而存在;同样,各项技战术的执行和发挥也依赖各种技术动作的完成以保证最终效果的实现。
首先,要说明一个问题,无论练习还是比赛,一定要打单球,因为任何竞技项目,都是针对单个运动员的,不是集体项目,所以只能打单球。而所谓的多球,其实是指攻球(进攻性技术动作的多球练习),而不是防守性技术动作。
不一样,很不一样! 首先说什么是“施”,把力量,速度,旋转等属性赋予球,这个动作就是施;而什么是“搓”呢?
不请自来,作为一个业余爱好者,从初学到现在的感悟谈一下,希望对题主有所帮助(图片源自网络) 很多人打球,刚开始有球可打的时候,可以打得很好,很high,但是越到后面越打不好了。为什么会这样呢?在我看来是因为前期热身没做好,或者说是根本不知道热身应该做什么。身体僵硬、动作变形导致的越打越差。
我有一块2017年5月份灌的胶,现在(2023年1月)还有,不过感觉比刚刚灌的时候胶皮有点变软了。 我的打法是正手快带、加转弧圈,反手弹击、勾手。由于经常打比赛,胶皮磨损非常严重,特别是在正面,每次打完比赛就掉一些橡胶粉,所以我这块板的寿命差不多是在一年左右。因为要经常打球,不可能老换板。
首先,这个问题问的很好! 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拉球,什么是两大角,更不知道怎样才能打好这两大角。 其实,所谓“拉球”,就是主动加旋转地向前方挥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