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呀糖怎么做好吃?
哈哈,最近很火的一款零食啊!赶紧入手了两包,准备做一下试吃报告 。
先来看包装~两个大大的M字图案,简洁又大方,外包装很严实,小袋子里还有一层塑料膜包装,开袋后也不会散落在地上,这一点还是很体贴的。
再来看看成分表,除了白砂糖和其他食品添加剂外,就含有紫薯和燕麦两种食材了,不过看评价说里面有红豆的也买过,应该不会错吧... 买的时候看评论有看到说很好吃的也有说不好吃的,还看到了一个说难看的,本来还有点担心,但收到货后觉得这颜值还是可以的嘛~( ̄▽ ̄~)~
然后我们就开始制作啦~锅里不放油,把麦片倒进去,开小火慢慢翻炒 炒到颜色变深,并且有香味弥漫出来就可以关火了,全程大概四分钟左右。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步骤了—装瓶,我买的这个瓶子是可以微波炉加热的,在盖子里面撒少许小苏打,然后把炒好的麦片倒进去,放凉后盖上盖子,放进冰箱冷藏两个小时左右,就可以拿出来享用了。
我这次做的量比较多,因为想要的效果是有结块的感觉,所以多放了些麦片,做出来的效果确实是很不错哒~硬硬的,脆脆的一颗,带有明显的燕麦颗粒感,嚼起来很有嚼劲,配合蔓越莓干的酸甜,红曲米的着色,整体上感觉酸酸甜甜的很不错呢。就是如果直接这样干吃的话会有一点黏牙,不喜欢甜口的可能会不太喜欢哦。
麦芽糖也叫饧、胶饴,俗称“糖稀”,也是我国最古老的糖类制品之一。其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说文》中对饴的解释是“米蘖也”,说明饴是用谷芽糖化而来的糖。早在《周礼》、《礼记》中就记载有饴。周代祭祀时需用的酒食,称为“五齐”,包括泛齐、醴齐、盎齐、缇齐、沈齐,制作“五齐”时,需要饴作为调味品,可见饴在当时十分重要。当时的饴与后来的饴制作方法不同,古饴是由谷物发芽后的汁液加热而成,汁液中的酶将淀粉水解成糖,所以味道很甜。后来人们使用更加廉价的米、大麦、小麦等制作饴,再后来又发明了用甘蔗为原料制作的饴糖。我们常吃的冰糖、红糖也都是饴糖制作而成的。
麦芽糖有焦麦芽糖,还有白麦芽糖。北方麦芽糖分两头,一头偏黑叫“炒米糖”,一头偏白叫“米糖”。南方麦芽糖不分两头,做出来的糖都是黑色的,当地人又叫“糖稀”,当地做炒米的人要专门买来糖稀,在大铁锅里烧开后,再将炒好的米放进去搅拌,冷却后就是黑黑的像一块石头一样的炒米糖,用槌子敲下一块,越嚼越香,小时候吃的最多的糖就是它。焦糖制作出来的麦芽糖属于植物糖,口感焦香浓厚。做年糕的时候掺入糖稀,做成的年糕又香又甜。麦芽糖易被人体吸收,自古以来就是中医食疗中不可缺少的中药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