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肿一个月怎么办呀?
首先,需要排除有无下肢血管堵塞可能,建议行超声检查。 如果排除上述疾病的原因,那么考虑为踝关节软组织损伤可能性大,可以完善相关检查明确。 如果是单纯脚部肿胀,没有淤青,也没有皮肤温度升高,不伴有疼痛和触痛,可以热敷、烤电等理疗方式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快组织水肿消退。
如果存在小关节脱位(踝关节内外翻)的情况,需要及时复位,并石膏固定4周时间。 如果是跟腱炎导致足跟底部肿胀,可以局部封闭治疗,配合药物治疗。
如果是跖筋膜炎导致的足部肿胀,可以在患处涂搽消炎止痛药物,进行温热敷,或行红外线、超短波照射等物理治疗;还可以采用按摩手法,以舒筋活络,减轻症状。 但如果经以上方法治疗2周后,症状仍然不见缓解,或者出现持续加重的迹象时,就必须马上去医院就诊,查明原因并积极治疗原发疾病了。
中年人脚肿要警惕肾病。中年人出现脚肿,可能是由于“阴跷脉”经气的衰退所致。中医理论认为,人体共有12条正经和8条奇经,8条奇经中有一条叫做“跷脉”,分“阳跷”和“阴跷”两条气血的通道,人体运动时的动能靠“阳跷”推动,人体的安静状态依靠“阴跷”来维持。如果“阴跷脉”经气不足,人就好像站立在软垫上一样,两脚无法踏实,就会出现脚肿、下肢乏力、行走不便以及头晕等症状。
中年人脚肿可能是身体虚弱、劳累引起,但若脚肿还伴有蛋白尿、血尿和高血压等症状时,很可能是肾病已经悄悄侵袭了患者的健康。肾病发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但病情发展到中晚期时,治疗起来将十分困难,治疗肾病的最佳时机在疾病的前3个阶段,过了最佳治疗时机,虽然经过长期规范治疗,病情也很难得到控制。
对于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本身就是肾病的高危人群,出现脚肿等症状时,最好到肾内科就诊,接受尿常规、肾脏B超和肾功能等检查。对于这些高危人群,应该做定期体检,最好半年至一年到医院接受一次专科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