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灵活资产管理?
在企业的诸多资源中,资金占有重要且特殊的地位。资金是企业所有资源中最具有流动性的资源,是所有资源的源头和载体,在企业资源链条中处于枢纽地位。没有充足的、可使用的流动资金,再优良、丰厚的资源也不可能转化为生产力和竞争力。因此,强化对企业资金资源的管理是提高企业整体资源运营效率和效益的关键。笔者认为,企业“强资”的着力点应放在“活资”上,即强化资金管理的目的在于使资金保持最好的流动状态,发挥最好的经营效果。从财务视角看,活资至少应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内涵和要求。
充裕。企业要生存、发展和壮大,需要有足够的、可用的资金资源做保证。资金的充裕性主要体现在资金总量上有充足保证,这是管理的底线。在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应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保证资金总量的充裕性。
一是通过分析和预测企业正常经营所需资金量和投资活动、筹资活动所需资金量,将资金需求逐级分解,落实到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据以确定实际目标,编制符合企业当前和未来一定时期经营目标所需资金量的总需求计划。同时,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建立和运用必要的资金储备制度,以避免“无米下锅”的严重被动局面。
二是要确定和保证资金收入总量。在资金需求量一定的情况下,收入量应至少达到需求量的水平,这是企业资金充裕的基本前提。因此,财务人员应通过合理的收支预算,确定和保证符合企业经营所需的资金收入量。同时,建立和完善事前预测、事中监控、事后分析的全过程预算管理机制,并将预算执行考核成果列入业绩考核内容,以此促进企业收入目标的顺利实现。
三是要合理安排资金收支时间。在保证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应尽可能提前收入时间、延后支付时间,缩短资金收支时间差和减少因支付而发生的现金流出,保持企业良好的现金支付能力,确保企业生产经营资金的及时供应。为此,应加强对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时间控制,建立和完善收入考核制度和资金支付审批制度,严格按财务制度规定审核和支付资金。
四是加强资金回收管理,防止和避免“三角债”。财务人员应严格根据赊销客户的信用等级建立相应的合同管理制度和应收账款追收制度,确保客户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向企业支付货款。同时,应加强对预收款项及应付款项的管理,防止企业出现资金的无效占用。五是加强企业投资支出、大额资金支付的管理,对不符合企业经营目标要求的投资和大额支付进行严格控制,保持企业现金流量和资金量的充裕和富足。
高效。资金的高效性是指资金在企业内部及外部的周转效率应尽可能提升和加快,从而减少资金在“无利”或低利状态下的无效停留或占用时间,使企业资金尽可能多地在“有利”和高效增值状态下循环流动。从财务视角看,可通过如下几个维度来衡量和判断资金的周转速度。一是提高企业生产经营周转天数和存货周转天数,缩短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对外投资等应收项目的周转天数,以及应付账款、预收账款等应付款项的周转天数,增强企业生产经营性资金的周转速度。二是提高资金的利用率。要区分企业生产经营中自有资金和非自有资金的数量及使用情况,要合理界定不同资金来源在筹资活动和投资活动中的结构关系,科学划分高成本资金和低成本资金在各类活动中的使用比例,保持自有资金的良性循环,降低筹资成本,提高自有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三是科学计算企业资金的时间成本和效益。要分析企业资金量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规模效益及投入产出关系,用效益指标来衡量和说明资金使用的效果。
均衡。资金在企业内部各部门、各环节上要保持结构合理,使用要适度均衡。同时,也要保持企业内部银行存款与现金等价物、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及固定资产等资金资产各要素之间的结构均衡优化,防止出现结构失调、浪费和不合理等问题。
在企业的投资活动中,要通过深入分析和研究投资项目在技术、市场、成本、投资收益、投资风险等方面的可行性,并以此为基础和依据,提出资金在投资活动中的投放策略和投资计划,经决策层审议批准后予以实施,使投资项目的决策和投资方案的实施保持在最佳状态。
在企业的筹资活动中,要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和未来的经营计划,以及当前经营活动中资金需求的规模及结构等方面,综合考虑并确定筹资方案。在保持企业总体资本实力不断增强以及资本结构不断优化的前提下,确定股权性资本和债权性资本的数量,使企业资本结构保持合理和平衡状态。
安全。资金的安全性是保证企业所有资金的保值和完整不受损失。在日常管理中,企业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强安全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