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猜什么生肖?

靳庆国靳庆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得陇望蜀的意思是指已经取得了某些成果,但还想要获取更多。常用来比喻那些贪心不足、贪得无厌的人。这句成语的出自东汉时期的《后汉书·岑彭传》。 原文如下: “帝乃复使耿秉与彭为先锋,攻破成都。公孙述出城退走,太守李熊举城降。述至城下,奋怒敢战,自挺着枪纵马刺彭。彭手起一枪,把述扎死;擒获孙述妻室,并公孙延及宗吏。”

后来,公元237年,魏明帝想进攻东吴,就命侍中王朗起草诏书给司马懿,命令他率军攻打东吴。 王朗见到诏书之后,知道皇帝这次是铁了心要伐吴,于是就上书说:“我看了这诏书。陛下的意思是想亲自率领水陆军东下。不过,我怀疑此计是否可行。从前,汉武帝元狩四年,大举攻击匈奴,先遣李息等人率领军队沿着黄河作战略迂回,派张骞率骑兵数万作为前锋,深入匈奴二千里。虽然最后终于击败了匈奴兵,俘虏了单于的母弟,不费一刀一箭而大功告成,但也因此损失了很多士卒,耗费了无数的物资和钱财。现在,东吴建国已有数十年,百姓早已习惯那里的水土,又据有长江天险,并非元狩时匈奴那样可以轻易击溃。况且大军跋涉数干里,补给线太长,万一有什么意外,就会前功尽弃。我认为应该派遣能干的将领率精兵数万,从三峡东进,直扑东吴首都,给予迎头痛击。如果此计可取,则东吴不战自破;如果不能取胜,再另作打算也不迟。”

司马懿看后认为此计甚好,于是就采用王朗的建议,准备东攻东吴。 此事在史书上留下了记载。《晋书·宣帝纪论》: “帝之为魏丞相也,谓王朗曰:‘吾每患官爵过盛,平素所怀,恐无所施。’朗曰:‘司马宣王之雄略,岂唯人杰,亦可谓神武矣!’”

单成峰单成峰优质答主

老鼠

解释:老鼠喜欢粮食,陇、蜀都是出粮食的省份。老鼠吃粮食,得陇又望蜀。成语原指得陇后,还想谋取蜀,比喻得到名利后还想奢求更多。这里取谐音“得笼望蜀”,玩捉迷藏的小朋友躲进笼子,然后又往橱(蜀)里望。

成语出处:苏轼《议学校贡举状》:欲使群黎知义,风俗归厚;而督责之急,仍沿举选之旧,则亦谓之得陇索(索取同“索”)蜀矣。

成语典故:三国时,割据陇西地区的割据者是蜀汉政权,而魏将钟会、邓艾伐蜀时,钟会统率的十万魏军就是从陇西进入蜀境的,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后,魏军乘蜀国空虚,分兵几路进攻蜀国,司马昭派钟会伐汉中,派邓艾伐陇西。钟会攻取汉中后再图进取时,后主刘禅派人给他送去玺书劝降:“若纳降诚心,无自伐之志,偃武息戈,与晋合好,使百姓安乐,海县乂宁,不失往日故珠数郡之惠,斯乃明哲保身,以礼终始也。”钟会将玺书出示给众将后说道;“人臣之节,有死无贰,宁可偷生暂乐,而令后世谓之降将乎?”遂进军至剑阁。邓艾轻兵偷渡阴平(今甘肃文县北),蜀人闻邓艾已入成都,众皆奔散。

钟会进兵剑阁得手,有如探囊取物,因此“觊觎非望,自谓功名可立,意无复北返”。邓艾入成都以后,不断派人给钟会送信,要他速进军成都。这时,朝廷派的监军官卫瓘来到剑阁。钟会在涪水南岸驻扎,卫瓘住在北岸,钟会使长史司马宪(钟会亲信)向卫瓘求亲,卫瓘怒斥道:“军国无嫌,干方事也!”司马宪说:“可共一城宿止(共同在一个城里住宿)。”卫瓘说:“谁谓汝懦,而轻欲毁刚陵也!”既而又说“邓艾贰于寇雠,自知罪重”。卫瓘说:“艾被征而反,岂可同也!”

钟会在涪城大会文武将佐,议讨邓艾。卫瓘说“邓艾精兵不在乘下,且恃其资重,不易遽图”,但钟会“意甚决,终害艾”(《三国志·邓艾》注引《世说新语》)。杀邓艾的阴谋未被蜀人察觉,但是魏军内部不少人知道此事。“护军胡烈子渊谓其父曰:‘钟会所统皆父兄子弟,专欲为之报怨,虽逼于主公命,终不设备。可使人致问于会,若来答者无备,则缚之。’烈曰;‘此家门私难,人谁肯死汝父子者!’会遂害卫瓘而自立为‘汉相国’”(《世说新语·仇隙》)。当钟会见“艾益骄矜,意将不轨”,遂表陈艾罪状,“诏以艾不任军师,复还前所领职”,召回成都。钟会杀邓艾之前“书疏往来数日”(《世说新语·仇隙》),杀掉邓艾以后,又杀了卫瓘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