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中都代表什么颜色?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平时喜欢钻研一些有趣的知识,今天就分享一下这个答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五行最早来源于中医理论,后来被道教吸收并且将五行赋予新的含义——金、木、水、火、土代表着五种不同的气,它们之间是相生相克的。 金对应白色(辛); 木对应青色(甲); 水对应黑色(癸); 火对应红色(丁); 土对应黄色(己)。 这五个字每个都是汉字,而且每个汉字都有对应的读音和意思,但是它们的五行属性可不只是从颜色上去判断的。 上古时期,人们把世界上的事物都按照不同的事物分类,每一个分类都对应五行中的一个元素,所以五行不仅仅代表着五种颜色,还代表着五类事物。 而中医和道教所说的“虚”也是基于此,人的身体是由五脏六腑构成的,而五脏之心又主血肉之躯,古人把人和自然结合起来,认为人的精神、情感甚至气血都与自然界的变化息息相关。 如果人体出现阴阳失衡,就会表现为外界的自然环境出现相应的异常。 比如:
1、心火旺盛——南方多雨多热。 2、肝胆不和——春冬交战不休。
3、脾土虚弱——沙漠化严重。 4、肺气不清——燥邪当令。
5、肾水不足——水位下降。
木对应青色 水对应黑色 火对应赤色 金对应白色 土对应黄色
在中国古代的颜色体系中,最主要的,是与五行相配的青、赤、黄、白、黑五色,青色,是树木在发芽和茂盛时所显示的颜色,象征着春季和东方,代表万物的生育和生长。汉代以前,青色曾被用作祭祀的颜色,人们用青色绢帛包裹牺牲,用青色酒献祭,以象征春天的生育之功。
赤色,原指火的颜色,引申为向南方照耀的太阳光的颜色。在社会生活中,它象征着革命、战争和热烈、兴旺。
白色,原指金属的颜色,引申为西方和秋,象征着肃杀、清白和光明。
黄色,由土地的颜色引申出来,它的亮度很高,又能介于五色之间,所以被视为最尊贵的颜色,是大地和农业文明的象征,在以农业为主的社会里,皇帝和土地之神、农业之神一样备受崇拜,因此,黄色成为皇帝和土地之神、农业之神专用的颜色,人们严禁在寻常地方使用黄色。
五色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农耕民族在与自然长期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颜色观,它深深地打上了以土地为依托的农业文明的烙印,反映了农耕民族对自然、现实世界的理解。在五色体系的指导下,中国古代颜色学说的基本原则是:只有五个色系,“正色”是五个色系中最纯的颜色,而一切在五色之内的混合色都是“间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