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儿童体罚?

幸秀云幸秀云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父母对儿童的打罚往往基于“恨铁不成钢”、“管教”,认为“棍棒底下出孝子”,打一顿、罚一顿,孩子就听话了,以后再也不敢胡闹了。其实,打与罚与教育的真正目的相悖。打罚不能教育儿童,只能使儿童在心灵上受到严重伤害,其结果不是“打服”了,就是被“打了”!被“打了”的儿童会失去对父母的信任感、安全感和依靠感,会产生不安全感和恐惧感,甚至会做出反常的反应。他们会变得胆小、惶恐,容易受不良行为的诱惑;他们也会变本加厉地反抗和报复,去攻击比自己更弱的弱者,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这样不仅会毁了孩子,还会毁了父母。

儿童体罚会带来如下危害:

1、使儿童产生自卑感,自认为是差生。儿童挨打后,会产生各种自卑心理,如认为别人看不起自己,学习比不上同龄人,觉得什么事都干不好,认为自己是个笨蛋,缺乏自信,性格懦弱。一些家长自己也曾是孩子,遭受过体罚,所以他们就使用体罚这种方法教育自己的子女。他们虽然知道体罚给儿童带来很大的痛苦,但是仍然坚持体罚。他们认为,惩罚是让孩子知道错在哪里,使孩子养成守纪律的习惯,长大后成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但实际上,家长的教育方法和效果完全背离,家长体罚儿童后,儿童的逆反心理会增强,对家长产生敌对情绪,对家长提出的要求和安排的工作持拒绝的态度。体罚儿童,会使家长在孩子心目中失去威信,家长说的话孩子也不会听从。

对于幼儿来说,家长经常打他,会使他感到不安全,不敢接近家长,甚至不敢在家里活动。这样儿童与家长的交流就减少了,使亲情难以沟通,家长对孩子不能进行正确指导。

对于年龄大点的孩子来说,被打之后会产生逆反心理,如和家长对着干,不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孩子被家长打后,会产生攻击行为。这些孩子长大后很可能成为家庭暴力或是校园暴力的施暴者。

2、使儿童易产生攻击性行为。经常挨打的孩子很容易去伤害别人,如果家长经常用大嘴巴子去抽幼儿的脸部,幼儿长大之后,他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去对待别人,即使用暴力对别人。这种孩子一旦进入学校,就会用各种方法去伤害其他的小朋友,如说其他小朋友的坏话,打人等。

家长经常打骂孩子,也极易使幼儿在家庭中产生暴力行为。家长常当着幼儿的面相互攻击、吵架,使儿童认为家庭就是互相矛盾、互相攻击、相互对抗的地方。当幼儿遇到困难时,就会采用家庭中的这种解决问题的模式,相互攻击,而不考虑解决问题的目的。孩子如果经常打人就会有攻击的倾向。因为当小孩打其他小孩时,就会受到奖励;而当遭到其他小朋友的反抗时就会被父母、老师责备,这样,孩子就会反复地思考如何利用打人的行为,得到大人的鼓励和表扬,长此以往,孩子也就形成了攻击性倾向。

3、形成畸形心理。幼儿经常被打、经常挨耳光,会感到无所适从。他们为了生存下去,就会想办法让大人高兴,变得非常乖巧、顺从,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失去自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凡事都以别人的意思为准,失去主见,不会独立生活,形成畸形心理。

经常被打幼儿,会产生逆反心理,不愿意和家长交流,甚至疏远家长,形成孤僻性格。

4、对家长体罚自己产生怨恨。当幼儿明白家长打他是因自己错了,如果家长不给其他惩罚的话,他心里会产生一种不公平的心理。

幼儿经常挨打,也会产生怨恨心理。

作为家长,应该多站在孩子的立场上为孩子着想,多考虑如何教育孩子,而不是想着要发泄自己的私欲来打骂孩子。打骂只能使孩子的身心受到伤害、扭曲,而绝不会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改正自己的错误的。孩子是家长的一面镜子,孩子做错事情家长应该让孩子明白自己为什么做错以及该怎么做,打骂只能使孩子丧失自信。家长不要使用殴打孩子而使其屈服,而要使孩子明白家长是为他好才这样做的。家长用语言和举动向孩子讲明他错在哪里,怎么做才是最好的,使他明白家长的良苦用心。打骂孩子也是无效的,只能加深孩子与家长的隔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