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膜炎症状是什么?
脑膜炎是覆盖于大脑表面的一层膜(称脑膜)的炎症,这层膜由脑和脊髓的外面一层坚韧的组织构成。 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病原体可通过各种途径进入颅内引起脑膜炎。细菌性脑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引起的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是由肠道病毒、呼吸道病毒等病毒引起的脑膜炎。结核性的需要服用抗结核药治疗。隐球菌病是由真菌中的酵母菌一类的微生物(名称就叫隐球菌)感染所致。
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脑膜炎,早期表现可大致分为以下3点。
1. 急性起病,出现频繁而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
2. 发热可达38℃以上;
3. 意识障碍,婴儿多表现为哺乳无力、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呼吸慢而不规则,若及时治疗,大多数能恢复正常,否则将发生抽搐、昏迷,危及生命。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细菌感染的发病率显著下降,而病毒感染却有所增加。当孩子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头痛、呕吐时,应尽早就医明确原因。
医生会通过询问病史了解孩子的既往健康状况,以便找出脑膜炎的病因,并根据检查结果给予治疗。 如果不能确诊而怀疑有脑膜炎的可能时,医生会给予脑脊液检查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这项检查需要用针头扎破孩子头皮抽取脑脊液,然后通过显微镜检测,判断是否有细菌感染。
为了确认诊断及指导治疗,还需要做血常规、生化全项以及影像学检查等。 对结核性及其他特异性脑膜炎还需进行特异性检查,如痰找结核杆菌(如果是肺结核导致的脑膜炎),血清相关抗体检测等。 一旦诊断为脑膜炎,就需要立即开始治疗。一般通过静脉输液方式给药。如果考虑病原菌从消化道侵入者,还应给予相应的胃肠道隔离及控制饮食等措施。
随着新的抗菌药物的出现,绝大多数脑膜炎的病因能被正确识别并予以及时治疗。但需要注意的是,任何疾病的治疗都需要有一个过程,且部分药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一定的副作用;在治疗的过程中,家长和患儿应该遵循医嘱,积极配合,才能取得最佳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