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城是西安吗?
据专家考证,咸阳古称“西周”、“京城”、“德阳”、“新丰”等。秦初称“列城”,后置渭城、泾城等乡邑。因城区东有五陵原,亦称“五陵原上”,东汉末年称“陈仓”、“陈仓城”,西晋之后称“兴平”,北魏以后称“咸阳”。明初为避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朱棣讳,取《易经》:“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语意,改“棣”为“日”、“马”合字“(马日)”,将兴平县改为(马日)城县。万历元年,(马日)城县复名兴平县。清康熙三年又改兴平县为(马日)城县。1912年6月,将(马日)城县恢复为兴平县,沿用至今。
而凤城一名最早见于《诗经》,古周地有凤、岐、毕、井诸邑,西周初年岐地为周王畿重地,因当时有凤凰栖止,便将岐邑改名凤邑,称“西周”、“丰京”。兴平乃古周之凤地,故称兴平为凤城。兴平作为古都咸阳的中心区域,承载了上千年的帝都文化,而帝都文化的核心又是帝陵文化,兴平的帝陵文化最具代表性。因此,兴平市又有“千古帝乡”的美誉。
兴平自古为关中地区的重要城邑,秦汉时期为京畿要镇,是历朝历代的“王畿”、“畿辅”。东周至秦汉时期为军事防御要地,并为后稷农耕文化之发祥地和秦汉陵墓文化的核心区。兴平有汉代所建陵园五处及唐帝陵两处,其中五座汉陵是西汉王朝九帝十一陵的一部分,号称“五陵原”。周时分封的毕、井、杜三国和秦、汉、隋三代帝王的宗庙,还有刘邦入关时的进止高门也都在这一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