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五行是什么?
伊五行:又称伊五德、夷五德。在中国古代传世文献中,有一些零散的记载,如五帝、五方、五行之类的文字,但这些记载并不构成一个体系。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帛书《黄帝四经》一书,其中的《称》篇记载了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的最古老和最完备的社会哲学体系--“太一生两仪”宇宙生成论和“法五行”社会哲学系统。该书所说的“五行”,与后世“金木水火土”之“五行”迥异,而是指“太一”所生之“两仪”再分化的“南北西东中”五个方位的运动势力。“太一”,又称“大一”、“壹”,有至高无上、至大无外之义。“太一生两仪”,相当于老子本章所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对于“太一”、“两仪”、“五行”的内涵,学术界还存在很大的分歧。简帛专家李零提出:“所谓两仪与所谓的五行,很可能就是天下的两个集团和五个部落或五个部落联盟”。
从古代传说中尧帝禅位给舜帝的记载来看,“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舜帝葬于南方九嶷山,应该是五帝之位由南帝舜传于中帝喾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