丑时的五行是什么?
丑土,五行属阴土。 1.丑时生于子月(大雪——小寒),柱中丙火或丁火透出,且地支有戌或亥,天干有甲木的,此为“伤官佩印”格,主文贵;否则,不是残疾就是瞎眼。 2.丑时生于寅月(立春——惊蛰),天干透出癸水、辛金,且地支有酉或戌的,为正官格,主贵。否则,不是贫命就是残疾。
3.丑时生于卯月(惊蛰——清明),天干透出丁火、甲木,且地支有午或巳的,为食神生财格,主富。否则,也是残疾或者夭折。 4.其他月份出生,若为男,运逢财官旺运,必克父母;女则嫁夫无能,衣食难周。
5.如果四柱中有三奇,则应特殊命局看待。
6.如果月干透壬,是“羊刃驾杀”格,主人聪明伶俐,文章盖世;如果年干透壬,则是“伤官佩印”格,而且主人才能超群。 总之,此命格复杂多端,非普通之命。
子时、丑时、寅时等中国古时的计时方法,源自中国古代的十二地支计时法,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十二地支表示。丑字属于十二地支之一,“丑”在天干地支中属土,也就是丑时五行属土。具体信息如下所示:
第一是天干,包括“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第二是地支,包括“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其中天干的十位与地支的十二位相匹配,组成一套“干支纪元”系统。天干的第一位“甲”配以地支的第一位“子”,作为这套干支系统的首位;而天干的第十位“癸”与地支的第6位“亥”相配,作为这套系统的末位。在首位和末位之间还有19个循环,称为“乙丑、丙寅……癸巳、甲午、乙未、丙申……癸亥”。
1、关于十二地支的起源,学者有多种不同的说法。比如闻一多先生在《中国古代夜航地图》一文中,他认为十二个地支名称的得来,是人们根据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和一些想象,根据其特征和十二生肖动物的相貌有关,比如辰(虫)、巳(蛇)、午(马)、未(羊)等。
2、有的科学家和考古学家考察后认为十二地支来源于古代历法和天文观测。比如《吕氏春秋》认为子是兹,表示生物萌发;午是与子相对的正中,表示万物的成熟。另外还有学者认为十二地支配以十二个月份。十二辰以北斗星斗柄的十二个位置确定,如子正指向北方玄武七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