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从哪来?
1、法律风险 主要是指由于违法导致的企业损失,包括民事侵权损失和刑事犯罪损失。企业因经营不当导致的损失和赔偿主要包括违反合同产生的责任,产品责任,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等;企业因违法行为承担的行政罚款和刑事责任产生的损失。
2、财务的风险 企业的资金不足可能使企业难以支付应付费用,从而遭受现金流量风险,而过度融资又会增加企业的财务成本,因此寻找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是很重要的;另外,错误的投资决策也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损失。
3、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主要有产品需求风险和市场供给风险。如果企业对市场变化判断失误,就会面临失去客户或供货商的风险,甚至可能面临破产。
4、运营的风险 主要包括生产运营风险和销售运营风险。生产风险主要包括因为技术原因不能按时交货或者提供的产品质量不过关所带来的风险以及生产设备故障带来的风险;销售运营风险主要是由于企业不能及时回收货款或者错误的地制定了销售政策带来的风险。
企业的风险大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识别。
1、企业自身的问题:管理、技术、人事、资金、财务、产品质量问题,重大决策失误等。
2、企业外部问题:政策风险、法律风险、安全风险、突发事件等。
企业管理风险
一般来说,企业的管理者大多熟悉本企业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但真正理解的风险不多。例如,一些企业认为管理风险就是管理制度不完善,或者管理不够规范化等。实际上,管理风险还包含许多深层次的问题。对一个企业来说,只有对自身管理风险进行全面、透彻的理解,才能够制订出切实可行的管理应对策略。
一、执行风险
从管理的角度看,企业战略的实施是由无数具体的管理决策和业务行为所组成的,执行风险来源于企业管理制度、管理机制、管理程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例如,一些企业内控体系形同虚设,企业员工和管理人员“不按常理出牌”的事情时常发生,以致小错不断、大错不犯,执行风险的隐患被长期掩盖。对于此类问题,建议企业应当建立和完善内控体系,加强管理审计工作,以防止发生重大损失。
再如,一些规模较小的企业,往往管理集权度很高、分权程度很低,缺乏有效的授权和分权管理机制。由于执行层缺乏必要的自主权和灵活性,从而造成执行层的能动性不足、执行效率不高。对于此类问题,必须建立和实施有效的授权与分权管理机制,加强执行层面的管理审计制度,强化执行层面的绩效考核。只有这样才能够调动执行层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够使企业各级领导者能够真正从日常事务中解放出来,专心研究关系到企业战略的重大问题。
二、决策风险
决策风险是管理风险的重要来源。例如,企业领导者对重大决策的失误会造成重大的损失,这是多数企业能够意识到的。但是,也有一些问题不太容易被发现。例如,不少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在决策过程中形成了一些“不成文的规矩”,而这种“不成文的规矩”会形成新的决策风险。
三、信息风险
信息风险是指企业在管理信息采集、处理和运用等方面的风险。比如,企业管理层和员工在信息交流和沟通方面的障碍,决策层与执行层之间信息不对称,下属对上级“报喜不报忧”或者“喜忧参半”,信息在上下级之间传递失真,以及重大决策所需信息不够充分可靠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增大决策的失误概率。
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属于企业内部风险,它直接来源于企业的技术活动,可以通过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进行控制。当然,技术风险不可能完全避免,因此企业应当对于技术风险进行全面调查、认真评估,制订详尽的技术风险防范和化解预案,这样才能将技术风险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