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仙股吗?
以前A股有大量的ST和PT股票,跌得不能再跌的股票,很多人用“股”字来称呼这类股票。后来随着A股的开放和发展,这些股票逐步退市,变成了“*ST”“(*)”等标记,但“股”这个名称却保留了下来。 到了美股市场,这种情况又出现了。之前美股市场也存在大量类似A股的ST和PT类型的股票。比如之前的American Airlines(AMR)曾经因为经营问题被ST过一段时间,而通用电气(GE)在2001年也由于会计造假而被ST过。 同样,最近中概股也开始出现类似之前A股市场的ST。如爱奇艺就被SEC质疑财务报告真实性,可能被ST;如新东方也因为财务问题被CNBC报道可能面临ST。
那为什么中概股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呢? 我想其中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吧: 第一、这些公司都是在美国上市,受美国的相关法律监管。 第二、美国的投资人对于公司的信息披露要求更为严格,对于公司的约束更强。 第三、可能也受到最近中概股整体回调的影响,很多业绩本身有一定问题的公司股价出现明显下跌,甚至出现连续跌停的情况。 中概股如果出现较多的ST公司,那么其实也意味着美国投资者对于中国公司的监管和要求可能在提升。这对于所有想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可能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关于仙股大家应该也听过,主要就是在国外市场出现的比较多,叫做仙股,其实就是在某个市场,每股股价低于1港元或者1美元的股票,因为“仙人板板”,取其谐音。在A股也经常有人使用这个定义。
实际上在香港有很多低于1港币的个股,但是A股是没有的,因为A股有专门设置价格稳定机制,也就是退市风险警示和暂停上市风险警示,也就是要ST和戴帽。
当A股某只个股连续两个交易日低于1元的时候,就会实行风险警示。在A股交易市场中,股票的交易采用的是涨跌幅机制,个股的交易价格涨跌幅在10%的幅度之内。所以,当股票价格低于1元之后,最大涨幅就是上升10%,到1.1元左右,当市场中大部分个股都是上涨的时候,极少数的个股就会触及到涨跌停板,这就是所谓的涨停板。
当个股在ST警示之后还是低于1元,就会被实施退市预警,如果在退市预警之后还不上涨的话,就会被ST戴帽,也就是ST的ST,这是严重退市预警。这个时候如果还不涨的话,到了规定的期限,就直接退市。
而在中国台湾股市,股票价格在台币一元以下者,称为一元股;在香港,一港币以下者,称一元股,一元或以下的股票称为仙股,英文为Cheap Stoc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