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飞如何改革?
我举几个例子吧,都是国外成功企业的经验和做法,不一定完全适用,但至少值得参考和思考。 美国波音公司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是全世界两大飞机生产商,二者共同占据了全球客机市场约90%的份额。在美国波音公司的引领下,波音产业链上的企业形成了“利益共同体”,而欧洲空客则建立了由自身主导的航空工业产业链。
为了建立并强化产业链优势,双方都做了大量工作。 21世纪初,波音为了应对来自空中客车的挑战,重新整合了业务,将其旗下的航天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Northrop Grumman),从而形成了现在波音公司与诺斯罗普·格鲁门公司共享供应商资源,共同开拓市场的格局。
20世纪80年代,空客把机身部段交给合作伙伴制造,提高了自身的效率,同时增强了实力,为今后争夺市场做好了准备。进入新世纪,随着欧洲民航业的复苏和新飞机型号的陆续推出,空客加快了对供应链的调整步伐。
在维护与供应商的关系上,空客强调合作共赢,通过提供信息和支持帮助供应商提高能力和产量,同时也要求供应商能够提供高性价比的产品。在涉及核心利益的采购方面,空客坚持集中采购、量价优化的原则,尽可能多地使用国际通用件和标准件,从而大大减少了交易成本。
当然,对于“亲清”的政商关系,中航工业也一直在努力,比如在C919上,由于采用的是国产发动机,加之以军品为依托,中国商飞与商用飞机发动机制造商中国航发商发展开了紧密合作,在关键部件的研发中联合进行攻关。
但是,相对于国际巨头来说,目前仍然有不少差距。比如,在商用飞机的零部件供应体系中,欧美国家拥有完整的产业链,而中国企业则普遍处在产业链的中下游,甚至有一部分零部件还要依靠进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