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轮渡是从哪里?
1920年,英国人在重庆朝天门和江北嘴之间开办了轮渡公司,自此,轮渡成为长江上最早连接南岸隔江两岸的联络方式。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长江上开始架设桥梁,解放后建成了牛角沱嘉陵江大桥以及长江大桥,同时,长江上开始有摆渡船往返南滨路与九龙坡。
上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随着重庆重工业的迅猛发展,重庆主城区出现了以南坪、二郎、田坝(现更名为石马河)、双碑、鱼洞、白市驿等为代表的卫星城,为了方便居住在城市内远郊区的工人及家属日常通勤上班上学和外出购物,市政府决定在长江上开通新的客运轮渡航线,并陆续新造了一批大中型轮渡,在朝天门至二郎之间的长江上布设了三条轮渡航线。
其中从朝天门开往田坝的轮渡靠在朝天门嘉滨路的储奇门码头,从朝天门开往南坪、二郎的轮渡靠在朝天门长滨路的朝天门码头,从储奇门到南滨路的航线只有几十分钟,在市区内通行没有公交车用时更少,因此,每天早晨和傍晚时分,成百上千的工人骑着自行车驮着小孩甚至拖着箱子来到储奇门客运码头乘船过江,江面上形成了一道“过江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