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纪结局如何?

雷杰涵雷杰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近日,曾经风靡一时的美剧《爱情宝典》终于落下圆满的结局,虽然从开播起便饱受非议,但不少人还是追完了这部剧。不同于一般的肥皂剧,《爱情宝典》的故事发生在不同的年代,由20世纪20年代开篇,接着闪回到1960、1970、1980和2000年代,讲述了同一家庭里五代人不同的命运和感情故事,包括宿命的爱情、禁忌的兄妹恋、跨越种族的恋、痴情的单恋、离婚后的复婚等等。整部剧情节曲折、复杂,展现了现代人普遍存在的一些心态,但被诟病最多的就是“雷人”的配乐。

作为一部电视偶像剧,《爱情宝典》在编剧、演员、道具、布景以及演员的表演风格等方面肯定存在众多不足,但就像每一部电视屏幕上的偶像剧一样,存在即有它存在的理由。在经过了1990、2000年代大陆偶像剧的荒腔走板、矫揉造作之后,2010年代偶像剧市场需要更真实纯粹、更有内容更贴近生活的剧作,所以《爱情宝典》以看似“夸张”的细节、“雷人”的情节设置了。虽然《爱情宝典》从开播到落幕遭受非议不断,但是不能否认它的积极意义,起码它提醒电视业界继续正视偶像剧市场,在这个曾经被称作“轻工业”的“娱乐工业”系统里,还有很多未被激发的潜能。

当下关于偶像剧的定义似乎是“以青年男女交往为题材,女性角色美丽、性感,男性角色英俊、富有,通过虚构的情节,刻画青年人的生活、情怀、理想和追求等”等等(引自百度百科“偶像剧”条目)。但事实上,早在当初日本将这种表现男女情感及社会现实的剧集称作“恋演剧”的时候,偶像剧这种剧作类型就与其内涵已然不同。而直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台湾偶像剧的繁盛期,这种类型剧的关注焦点、欣赏重点早已从浪漫爱情、完美偶像、缠绵缠绵、唯美唯美等扩展到社会、人文、职场、哲理等等,已经超出了简单的“男欢女爱、才子佳人”的范畴,成为满足青年男女“意淫”心理,并进行情感教育的“成人童话”。

要正确理解偶像剧、把握偶像剧发展方向,必须注重增强偶像剧的正能量。台湾偶像剧从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繁盛,到此后很长一段时间的尴尬境地,都与偶像剧制作过程中是否具有正能量有关。当下年轻的一代人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各种偶像剧、电视综艺节目中“造星运动”也在催生更多的“偶像”,如何在这其中保持正确的人生导向和价值取向,是每一个影视剧制作人、播出平台以及监管机构应该深思熟虑的问题,这也是偶像剧今后的发展方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