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属五行属什么?
《黄帝内经》讲阴阳,五行是古代中国人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工具和方法论。中医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相互结合,形成了中医整体观、辩证法的思想基础。 按照古人的说法,宇宙天地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类元素构成的。古人把五类元素按其不同的性质分为五种特性或五种状态,称为“五德”或“五气”,即木为仁,火为礼,土为信,金为义,水为智。这五种元素在自然界不停地运动变化着,彼此相生又相克,构成一个生生不息的世界。
比如春天来了,树木发芽,万物生长,这是木生出了土,体现了木与土之间的相生关系;但植物的生长如果过度了,就会让土壤缺乏水分,造成土地干旱甚至开裂。这说明木与土之间也有相克的关系。 同理,火太烈会烧掉草木,克金;水太多会淹坏庄稼,克土……这就是古人观察自然,总结出来的规律。
那么,这个规律和我们的身体有什么联系呢?中医认为人体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同样由气血津液构成,同时受到外环境的影响而变化发展。当身体出现某些症状时,也可以按照五行理论来诊断。根据脏腑之间的五行属性,以及脏腑之间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关系,就可以诊断出病症的具体原因所在。
例如,我们常常见到有的人经常失眠多梦,一睡着就噩梦连连,这是心火过旺的缘故。因为心属火,肾属水。心火太过,就会导致肾虚,肾水不足,心就无法得到滋润。所以中医常说,要养心肾之水。
对于这种情况,我们可以用些清心泻火的药物来治疗(当然还需要配合其他方法)。比如说莲子芯、竹叶、甘草等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但服用的时候要适量,而且不能久服,以免寒凉伤脾。 另外,在中医里,五脏可以对应五官,五色可应五味,五音能通五脏,五行的相生相克还体现在人体的五脏六腑上。这些知识都在《中医基础理论》里有详细讲解,大家可以去找来看看。 顺便说一下,除了用来诊断和治疗疾病以外,五行还有用于养生的用途哦!大家平时可以多注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