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在五行属火吗?

晏菡菁晏菡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梓”字,左右结构,左为木,右为“辛”。所以“梓”的五行属性应该是木。 而且古人造字也是有依据的。中医理论中就有“五脏对应五行”“五色归五脏”的说法。

《黄帝内经》:“青黑赤白黄,此五行也,故痛从五色,见黑患墨,发毛发理皆然。” “肝者,其色青而疾毛理”“心者,其色赤而病舌卷”“脾者,黄色……病面垢”“肺者,其色白而病皮肤枯”“肾者,其色黑而病齿槁”

又比如《神农本草经》里记载的药草的五行归属,也是根据颜色来的:“曰漆树,其味甘、温、无毒;叶紫,花赤,茎赤,枝疏,土青色,皮灰,肉白。”“槐实,味甘、平、无毒;叶青,花黄,实橙黄。”“蓼实,味辛、寒、有小毒;叶青,茎赤。”“地黄,味甘、寒、无毒;生者,土黑色;熟者,土黄色。”“黄芩,味苦、寒、无毒;叶微黄,花淡红紫色。”“甘草,味甘、平、无毒;叶长绿,花色白。”“人参,味甘、微温、无毒;叶青翠。”………

古人在造字的时候有很多是根据事物本身的颜色决定的。比如“青”字,东文字形,左边是“生”字,右边就是代表颜色的“青”(“青”由“青色”演变而来,现在统一用“青”)

还有“赤”“黄”“白”都是描述颜色的字,而“黑”字的字形就是上面一个日,下面“黑”。“烟”这个字上面的“火”便是火的颜色——红色。 所以,古人用字是很严谨的,我们也不能随便用“火”或者“水”去理解所有字的意思,这样是非常狭隘的。

太叔慧晨太叔慧晨优质答主

在中国古代,五行指木、火、金、水、土五种元素 。五行观念由来已久,至少在殷周之时,人们已用五种物象解释自然和阐释社会了,如《国语·周语》认为,土地有“川隰衍沃”五种,即平地(衍)、美田(沃)、原隰(隰)、河流(川)和山险(险)。这些不同的地形在阴阳二气的鼓荡作用下,构成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生态景象。

五行其实是一种朴素的生态观,它体现了自然界的循环往复,如《·洪范》称“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

“五”字作何理解?有一种观点认为,“五”字实含有两层含义:一是“五行”说中的“五”本身;一是“五”乃是“伍”的假借字,是“物众”的意思。因此“五行”,应解释为“五类主要的物象”,而不是“五种主要属性”的意思。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