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估值倍数如何使用?

盛子真盛子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这里有一个简单的公式,你可以试一下,先用净利润或者营收估计企业的价值,再用这个价值除以资产负债率(有息负债+非流动负债),得到的结果就是估值倍数的概念了。如果结果大于1,说明企业值这个价格;反之,就不值得。 这个公式的内涵是,有资产负债的企业,其价值取决于未来能产生多少自由现金流,用未来的现金折现到现在的值来计算,再扣除现有的负债,剩下的就是股东可以享受的净收益,也就是企业价值。 如果一个企业经营良好,资产负债合理的情况下,这个公式估算出的数值是比较准确的。但一旦企业出现风险,这个公式的准确性就会降低,需要借助外部数据进行验证。 举个例子:假设某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为60%,今年赚了2000万(未分配利润+盈余公积=2000*0.7=1400万元,假设均为税后),今年支出3000万(含资本支出和经营支出等,全部为税前),那么该公司的估值应该这样计算:

2000*(1-60%)=800万元 ——可分配给股东的金额 800+1400=2200万元 ——全部资产的价值 3000-2200=800万元 ——需要补充的资本金

也就是说,如果这家企业值2200万元,还需要额外的800万元的资金来扩充生产经营。当然,如果投资者能够以不低于这个数目的资金投入该企业,并愿意承担风险的话,那就可以享受超过2200万元的企业价值了。

以上只是运用简单公式进行估算的一个例子,更复杂的方法还可以参考财务报表分析、公司理财等专业的书籍。

战芙芳战芙芳优质答主

市盈率是一个相当有效的数字,利用这个数字可以很快的计算在一个企业的股权中获得一定回报所需要支付的价格。比如一个企业的净利润为100万人民币,按照10倍市盈率进行估值,则该企业的估值为一千万。计算出估值之后,如果想要获得20%的净利润,只需要支付200万买入该企业20%的股权即可。市盈率是投资界内最常用的估值指标之一,同时也可以用来衡量一个企业是否被高估或者低估。

除了市盈率和市销率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估值倍数,比如市值与企业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的比值。这种指标主要应用在那些资本密集型企业,比如能源、电信、电力和交通行业。对于这些企业来说,高额的折旧和摊销会降低它们的净利润,因此使用市盈率就不合适。EBITDA是在未做利息、税费、折旧和摊销之前的利润,对于以资本密集型企业来说,在这些成本发生之前他们的利润是很高的,因此以这个数字为基数计算的倍数更能客观的反映出该类企业的价值。除了EBITDA之外,有时候还会使用EBIT(利息及税费前利润)作为计算倍数的基数。

在投资界内,估值倍数主要应用于非上市企业的估值。对于非上市企业,很难通过计算得出其合理的市盈率。因此,通常的做法是根据市场内的类似企业的估值倍数作为参照再结合企业的具体经营情况进行估值。估值倍数也经常被用来对企业进行相对估值。在并购交易中,通常会以目标企业的EBITDA为基数,根据可比交易的情况,给出相应的倍数,计算出企业的价值。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