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哪些稀缺资源?

金姬芬金姬芬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稀土,这是公认的中国最稀缺的资源之一!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储量国和稀土生产基地,但却是轻稀土(含量>95%)的主要出口国,重稀土(含量<3%)却主要进口国。这是因为轻、重稀土的分离提炼技术不同导致的,我国的分离工艺以离子交换、萃取等技术为主,能够提取含量高的轻稀土,但对重稀土提取效率低,所以需要从国外大量输入。而美国是采用电积法提取重稀土,对重稀土的提取率非常高,因此美国是重稀土的生产国和销售市场。随着高科技产业的兴起以及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对稀土的需求量与日俱增。虽然最近两年国内外企业对稀土的开采、冶炼加工行业投入了很大的力量,但是距离供应市场需求还相差甚远。如果未来几年内不能有效增加供给的话,那么稀土价格还将继续上涨。

2、石油 作为现代工业的血液,石油的作用举足轻重;近年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目前已超过60%。据统计,全球每年开采近80亿吨石油,而目前人类已知可利用的原油储量仅占到总储量的47%左右。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未来还有很多未探明的石油储量大大小小国家,都会加入到争夺石油资源的行列中来。未来的石油市场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那么作为世界主要石油消费大国的中国在竞争中处于怎样的地位呢?据相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石油需求大约为5亿吨,其中约一半需要进口。为了减少对外依赖程度,这些年我国在油田开发生产上确实下了很大功夫,如大庆油田持续高产高效开发、延长油矿深层勘探开发等,都为增加我国石油供给做出了巨大贡献。不过相比美国、俄罗斯、沙特等石油生产大国来说,我们石油的自给能力还有很大差距。

竺微音竺微音优质答主

稀土

稀土有“工业味精”的美称,在农业、航天军工、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许多方面都有重大用途,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尖端科技、国防建设的各个领域。

目前,世界稀土资源储量、生产和消费居前三位的国家是中国、俄罗斯和美国。中国的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30%至36%,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0%至95%,因此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生产、应用和出口国。中国稀土资源不仅集中,而且品种齐全,稀土产品不仅产量大,而且廉价。中国以低于世界市场价格50~70%的价格出口稀土,其出口价格不足制造成本的50%。

水资源

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占有淡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的四份之一。而且我国不仅总水量少,而且其地理分布极不平衡。北方土地辽阔,人口集中,有全国75%的耕地,但水资源仅占全国的15%。而南方地窄人稠,耕地仅占25%,水资源却占全国的85%。更突出的问题是时空分布极度失衡。以占全国7%的黄河为例,上游水量占40%,中游占50%,而下流只占10%。再加上旱涝不测的自然灾害发生频繁,于是造成黄河多年来断流,淮河、海河常出现干涸现象。加上工业污染日益严重,即使有些河段有流,有水,却不能饮用和灌溉。这种情况已经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构成了严重威胁。

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有160万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16.7%。每年流失的土壤达50亿吨。流失的泥沙除了淤塞水库、河床和渠道外,还有50%,即25亿吨流入海洋。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1米高,6米宽的大堤,可绕地球赤道30周。在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上游,有许多支流及小河终年长流不枯,水量丰富,水质清澈,水能资源巨大,但这些地区人口不多,耕地很少,因此,大部分水流浪费。而这些河流的中下游地区人口众多,耕地集中,有旺盛的农业需水,却无可靠的水源,使这些地区长期干旱少雨,经常发生严重的水旱灾害。我国仅长江上游的水能蕴藏量,占全国的43%,年径流量达6130亿立方米。而人口、耕地、工业都集中的中下游,人口达5亿,占全国的40%,耕地占45%,工业产量占40%以上,却只能分到460亿立方米的水量。

木材

专家介绍,我国拥有世界四分之一的人口,却只拥有世界5%的森林资源。我国的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只占世界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和十三分之一,位居世界百位以后。我国不仅人均森林资源匮乏,而且森林资源还存在着严重的质量、结构和分布问题。我国人工林中相当一部分是低产林、次生林和残次林;中成熟龄林比例低,速生、优质、高产丰产林比重小;针叶树和阔叶树、用材林和防护林、商品林和公益林比例严重失调。同时,我国主要林产品对外依赖性较强,木材、纸浆和纸品对外依存度已经分别达到30%、37.6%和25%。同时,在我国2600万公顷的宜林沙化土地上,森林覆盖率不足3%。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