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保带来的影响吗?
要说对中国有什么影响,那肯定是有影响的。 举个例子,以前我们这边是农村烧饭都是直接烧柴火的,产生大量浓烟,非常污染空气。后来推行清洁能源,每个村都装上了沼气池,烧柴火改为烧沼气,虽然味道变了,但是确实没有了浓烟,村子里的环境也好了不少。
再例如,以前工厂排出来的污水直接流到河里,对水源的污染比较严重,现在各个企业都需要建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才能够排放,虽然成本增加了,但是环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至于说代价嘛肯定是有的,因为一切都要付出成本的,污水处理成本高,那么就会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为了降低排放,很多企业甚至花大成本引进国外技术,当然,那些技术的确是效果不错的。
还有,现在汽车越来越多,而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也是越来越严,从国I到国IV再到国六,标准逐渐严格,虽然有些车型已经停产或者减少生产了,但是我们日常出行还是能够感受到空气质量的变化。
说到车子,现在国内油价不断上涨,很多人都选择骑电动车或者自行车作为代步工具,这样一来不仅环保,而且省钱。毕竟一箱油加满也就几百块,而电动车充电也就是几度电的事。
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进入攻坚阶段
目前,大气污染治理已经进入攻坚阶段,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下一步要抓住“牛鼻子”,加强源头防治,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从源头上根治污染问题。要提升污染治理水平,从燃煤、机动车、扬尘等方面入手,实行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推动差异化、精准化减排。要强化区域联防联控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实现联防联控常抓不懈和机制创新。要推进污染防治区域联动和流域共治,打破行政区域界限,实施统-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环评、统一监测、统一执法,推行生态环境共同保护和有序利用。
加快水污染防治立法进程
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海洋环境保护法和渔业法,从各个角度对水资源和水生态保护进行规范。在水污染防治方面,主要法律就是水污染防治法。但是,仅靠水污染防治法还不够,要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尤其是地方立法,加快水污染防治立法进程,形成上下联动、有机衔接,具有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的水污染防治法律体系。此外,要在水环境保护和水污染防治方面加大力度,包括源头预防、过程管理、环境监察、水环境质量监测、预警应急、联防联动等,加强水污染环境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设和立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