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的五行属什么?
《说文》,“呀”,口也。从儿(牙)在口中。 《玉篇》,“呀”,口张貌。 《集韵》,“呀”,呼也。 可见“ya(呀)”古文字形,像张口说话或进食之型。以嘴为主,加儿表示舌,合成字;以儿代替嘴型,合成的字,如“芽”“鸦”“哑”等。所以,“ya(呀)”的本义是嘴张开,引申指呼叫。
“yā(啊)”字的来源较晚。金文作“丂”(《甲骨文合集》23607号),像一个人张着口,用手做大声呼喊的样子。小篆作“ㄚ”(《汉书·礼乐志》“竽瑟琴鼓”颜师古注引)。后世字形演变,由上中下结构变成左右结构,读音和意思都没有变化。 东汉经学家郑玄注释《诗经·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时,引用古时谚语解说这句话的意思时说:“窈窕者,幽闲婉约之称;淑者,善也。求者,思慕,欲见而问其详,今所谓‘探意求语’者也。《诗》云:‘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其中把“忧”解释成“欲见而问其详”,跟“yā(啊)”的本义最接近了。
“呀”和“啊”,都读作ya(呀)或者a(啊)的时候,意义差不多,都是形容说话、呼吸、咀嚼等等时候,嘴巴张开,发出声音。但它们所表达的语法意义却有区别:
① “呀”多用于句子开头,作为副词修饰形容词、动词或整个句子的状态;
② 而“啊”则多用在句中,作为感叹词,表示惊讶赞叹等等感情色彩。
举例来说: 他高兴得“呀”了一声,跑掉了。 他看见那枚戒指“啊”!真是自己的! 我“呀”,原来是你! 你太坏了!“啊”,我要告诉你妈妈! “啊”还有一个特殊的用法——它经常用来表示疑问,一般用来询问情况如何: 这道题怎么做呀? ——做题方法教给他啦。你会了吗? 这件事怎么样了啊? ——还没完,还在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