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大学的老师是谁?
大学教师的职称一般有教授、副教授和讲师。教授又称博导,可以带博士研究生,副教授又称硕导,可以带硕士研究生,而副教授和教授又统称为高校老师。在我国当一个大学教师,需要有博士学历,所以大学教师也称高校博士教师。有博士学位后,可以应聘高校教师岗位,高校录用后定职、定级、定岗后,高校教师开始站上讲台授课。然后可以申请评审高校职称,高校职称的评审一般实行的是量化评审,达到规定的量化积分后,经过学校推荐、教育局复审、高评会评审通过后即可取得相应的职称。
大学老师的收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基础工资以及相关的一些补贴,这部分工资按照职称有比较严格的区分,一般是讲师的工资低于副教授,副教授的工资低于教授,通常一位普通教授的月薪大概是1k--4k,而副教授的月薪在6k--8k之间,讲师大概是4k-7k左右。
二是老师的课时费以及研究经费、论文版面费等稿费等,这部分存在非常大的区分,普通的教授和副教授及讲师的课时费差不多,大概是20--50元每节课,但是院士和有一定知名度的教授的课时费可以达到千元以上,如果讲课的院校在外地的话,还会有一定的交通及住宿等方面的补贴。研究经费则根据所带学生的人数以及申请到的如国家863项目的多少而区分,少的可能没有经费,而像院士这类的知名教授,可能每年有数千万的研究经费。稿费则根据在什么级别及类型的刊物上发表的而区分,普通的刊物大概是几十元,如果是重点核心期刊则可能有数千元,通常高校的老师都有一定的待遇,起码不会低于国家公务员,如果达到院士级别的知名教授,则收入非常丰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