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为什么不想普选?
因为“有足够理由令人相信”普选会失败,引起严重社会问题,所以不如不普选。 引用某位答主的原话 “如果香港没有在1984年回归之前经历过“黑暴”“占中”,而只是普通的一群人在1997年和2003年先后两次被忽悠着搞起普选和民主自决公投的话——那么结果一定是,这群人会在两次惨败之后变得明智起来,并懂得什么才是他们最需要的东西。 ” 这段话其实是在暗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黑人民众的民主诉求遭到一次又一次打击之后开始转向暴力(民权运动)和白人(黑人权力)道路的事件,只不过把“美国的黑人民众”替换成了“香港的民主派及其支持民众”而已。 我觉得这段文字非常精彩,既形象又贴切,足以让任何读过的人都印象深刻、心有余悸。
所以啊,与其说港府不愿意推行普选制度是因为自己不够“民主”,还不如说港府是害怕自己太“民主”了,因为这很有可能导致类似1967年或2015年那样的“民主崩溃”事件,到那时后果不堪设想…… 其实呢,当局也不是完全没有考虑到要逐步放宽选举制度的方案,但是该方案受到两大障碍的限制——一是需要足够的选民登记人数才能确保选举的有效进行,二是必须建立一套新的政治体制以适应普选的机制。 而这两大障碍正是造成如今香港政局僵局的主要原因之一。
众所周知,自八十年代至今,香港政坛始终分裂为两派,即所谓的“爱国保港”的政府支持者与“民主派”;而近年来的修例风波更是让两派的矛盾不可调和——虽然“民主派”以年轻一代为主,但他们的要求显然并不是单纯的“民主”或“政改”,而是带有很强的社会经济性质,如要求政府加大对公共住房和医疗的投入、减低贫富差距等等。
这些诉求固然很有意义,也很受欢迎,但对当局来说却是一件很痛苦的事:一方面,政府很难直接压缩富人的权利(因为金融和地产业的巨额纳税人群体)来满足“民主派”的经济诉求;另一方面,如果任凭“民主派”四处闹事,又不给予他们任何实质性的政治权力,势必会激化矛盾。
从陆委张树园的讲话到后来的立法会议员名额分配办法都可以看出,当局目前仍然希望能尽量安抚“民主派”而不至于激化矛盾,同时避免落入西方所谓“政权转换”的陷阱里。尽管目前的困境让人头疼不已,但从长远来看,当局仍以逐步推进作为最优解。正如梁振英所言,只要社会能够承受,改革可以逐步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