糂字五行属什么?
“糝”这个字在《康熙字典》里的解释是 “音珊,姓也。又音甚。本作‘糝’。以粟米和肉煮粥。” 也就是说,“糝”的拼音有两个读音sǎn 和shèn。
从《康熙字典》里可以看到,“糝”最早写成“糝”或者“椹”。而“葚”(shèn)是桑葚(黑红色的果实)的意思,因此也可以找到“糝”字古文字形。可见“糝”字最初写作“椹”或“葚”。 在汉代许慎著的《说文解字》里,“糝”被解释为“舂谷使米碎也。从粒,从少,少亦声。”“粒”指的是“粟米”,也就是小米;“少”即“沙少”,指里面夹杂很多细沙。“糁”字古字形就是直接由“粒+少”组成的会意字。
后来,人们造了一个新的汉字来表示“用米粉或面粉做成的丸子”之义——“糁”。那么,原来的“糁”字就专指“用谷子做的丸子”——“黍糁”、“麦糁”等等——并保留了“秫”字。“粟”和“稻”这两个字的含义在古代是有区别的。 到了现代,“黍稷”泛指粮食作物,“粟”也不再特指小米了。于是,“糁”字的含义逐渐虚化,可以表示一般粒状的固体食物,甚至还可以用来形容雨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