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火有什么色?

席莫愁席莫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和五方,五色有着密切的关系。《礼记·月令》中载有“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又记载了南方七宿的星象“其星羽林”。《周礼·春官宗伯》中有“圜丘祀昊天上帝,……若龙升,乃设燎于圆丘”;“方丘祭地祇……若蛇升,乃设燎于方丘”,这都有据可循。 《尚书•舜典》说舜的祭祀中“望日始坛,建辰之未也。望云始雩,中亥之宫也。”这里把对日(太阳)的祭礼定在每个月的初十,而对云的祭礼则是在每月的二十二、三。其中“中亥之宫也”的“中”字下孔颖达注得颇有见地:“言中者,谓自寅至申共六个时辰也。”“建辰之未也”的“末”字,孔颖达解释道:“言未者,谓自子到午共五个时辰也。”这就是非常精确的以十二地支计时法了。我们还可以在前人著述中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一方法的准确性。

《管子·五行》篇中说:“土位于中央,主四季,见(现)四时,非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孰知土之理,而五行之道尽矣。”又《吕氏春秋·孟春纪》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土气始运,故曰土王。”这里的“王”字都作动词用,指阴阳转化,如《素问·五常政大论》说:“木郁达之,火郁发之……”这里的“达”与“发”也是动词。可见这种计时方法是有一定根据的。 古人还注意到自然界某些变化有一定的周期,如月亮的阴晴圆缺;如昼夜寒暑的变化等等。又有以月相定时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用来规定祭祀的时间。《礼记·檀弓下》记载了这样的事:“祭毕,执爵(拿着酒杯),三人同听。”郑玄注解说:“此岁十二月祭祀,十二月一祭,故云‘祭毕’。”贾公彦疏补充说:“按《月令》二月祭朝日,三月祭夕月,皆云‘祭毕,宰夫以笾豆纳于大庙’,明是月终。”他说的这些“月终”的话,都是指月亮圆了又缺,落了再升起的过程。

此外还有以日月星辰和季节配合定时刻的方法。这在汉代的经学家那里可以找到证据。桓宽的《论语郑注》里有这样的文字:“(昼漏尽)加一隅(角),余分未尽为一刻。”何休《春秋公羊解诂》也说:“昼漏尽,暮钟鸣,二鼓。”这里所说的“一刻”、“二鼓”就是现代二十四小时制中的第一个、第二个小时的意思。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