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芳村怎么样?
先放照片 本人是住在荔湾区一城中村里面的,因为最近在搞老旧小区改造,所以房子外面都在施工。
我们这一栋一共7层(没有电梯),我是住3楼,我窗外就是小区道路,其实本来挺热闹的,但是自从周围都改成城中村以后,交通情况就每况愈下。
晚上九点前后,小区里面依然车来车往的。
白天的话,情况会好一些。 我的房间里面采光不错,虽然小区改造让我房间外面多了围挡,但并不影响阳光照射。
这是我房间门外的楼道口,其实平时也挺宽敞的,不过如果遇上停电或者消防疏散的情况就有点挤了。 由于房间面积小,所有东西都堆在一起,显得比较拥挤。
其实我的房间除了朝向外,位置还是不错的。
整个大楼就我们这一间房能看见小区,其余全是民房和围墙。 其实我们的房子产权应该是70年的,但是买了这个房子就没见过房产证,问过相关部门,说是被区政府收了去,理由是:建设过程中违规。至于具体怎么违规法,区里也没明说,反正就是要收走证,没证你就是违章建筑,要补交土地出让金。而我们这种老房子,一平米都要2万多,补交出让金估计起码几十万。因为没钱交,所以只能这样挂着了。希望下次旧改的时候能够顺利解决吧。
再说说大家都很关心的治安问题。因为我们这个小社区紧挨着荔湾区政府,又是老城区,所以小偷小摸还是有的,不过大案凶杀案倒是没有发生过。因为紧挨着政府机关,所以治安还是很好的。
芳村,地处广州新中轴线南端,珠江后航道两侧,是中心城区的西大门,是广州两千多年对外贸易和文化交流的窗口和桥梁。芳村是一个多面体,在老广眼中,这边是花城的后市,茶叶、木材、花鸟虫鱼应有尽有。同时,它还是西关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有历史,有美食,有文化。
芳村地区在东晋时为曲水里,隋唐以后至清仍称花渡头和花围,是花农、果农及卖花者密集的地方,附近居民多种植花卉、水果,“芳村”由此得名。芳村地区在唐代已有人定居,清初人口大增,清代和民国期间,这里已颇具城市规模,发展成为广州一个颇具规模的近郊商业中心。
芳村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属于广州市中心城区的一部分,总面积67.58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3.17万人。广州地铁一号线、广茂铁路横跨芳村辖区。鹤洞、花地、芳村、坑口及滘口五大港区沿江而立,为广州重要的内港。全街地域面积2.06平方公里,户籍人口2.39万人。芳村地区辖荔湾区的花地街道和芳村街、石围塘街、桥中街和中南街五个街道,原海珠区大坦沙岛的大围街道,以及原佛山市的滘口镇和坑口镇,共一街道两镇。
芳村地区有45个革命老区村,是广州地区老区村最多的区域,是全国著名侨乡。芳村区内古迹丰富,有20多处重点文物保扩单位,是广州西关文化的组成部分。区内还有花地湾、沙涌、坑口、滘口以及大坦沙岛五处自然风貌优美的风水宝地。芳村地区工、农、贸商业并存,区内集中了茶叶、园林、花卉、水产、水果、粮食、禽畜、日用杂货、建筑等专业批发市场,是广州商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广州市主要的内港区。
芳村地区历史沿革
1951年,属第一区、第三区部分地域。1954年,属芳村、花地、滘口3镇和石围塘区。1955年,改分属芳村街道和花地、滘口2镇及石围塘区。1958年,改分属花地街道和芳村、滘口2公社。1983年,属芳村区。1988年,芳村区并人荔湾区,改划分为7个街道。2001年,撤销芳村区建制,并人荔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