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坤代表什么意思?
五行是古代道教理论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指的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属性。 而八字中的五行的概念要比五行更为细化和精准,是把生辰八字中天干地支对应的属性归纳为五行的范畴。 由于天干地支分别对应五行之中的金木水火土行,所以每一行的属性都有阴阳之分。而八字命理学中,以干支阴阳来区分五行更是八字命理中最基本的要素之一。 不过这里要说明一点,这里的“土”并不是我们生活中的泥土,而是指的“脾土”(中医理论体系中认为“脾”有“土”的属性)。因为中医理论中“脾”的功能主要是运化水谷精微,即营养物质,这一点与饮食中的“土”极为相似。
而在八字当中,土所在的方位,所代表的季节以及所承载的十神等,都会影响命运的具体走势、吉凶祸福。 所以学习八字就必须掌握上述那些内容,才能进一步分析一个人的婚姻感情、事业财运、身体健康等情况。
一般来说,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以及这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是我国古代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体系。这种说法认为构成世界及万物的最基本的物质就是这五种物质,五行相生又相克,相生相克是永恒的也是无处不在的,同时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主要源泉。
其实,在古老的中医理论中还有一种完全不同的五行学说,这种学说并不承认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世界及万物,而是把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现象和性质分别抽象出来,作为五种朴素的哲学概念,在整体观和恒动观的基础上,建立了以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为核心的解释宇宙万物发生、发展、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而中医正是按照这种五行恒动学说的思维方式对疾病现象予以认识、分析和总结的。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并不是指实实在在的物体,而是一类事物、事物的性质和现象。如木代表条达,有生发、伸展、条达的性质和现象的事物都归属于木;火代表温热,有温热、向上、明亮性质和现象的事物都归属于火;土代表培育,有孕育、生化、受纳性质和现象的事物归属于土;金代表肃杀,有收敛、肃杀、清澈性质和现象的事物归属于金;水代表寒冷,有寒冷、湿润、向下性质和现象的事物归属于水。
中医将宇宙万物分为五大类,每一大类都包括不同层次的许多事物和现象,并将每一大类用一名称加以概括,这五大类分别归属于木、火、土、金、水五个概念。即五类概念分别概括五类事物和现象。中医学将木、火、土、金、水5类归类的事物和现象分别称为“五行”。五行是5类功能系统,而不是5种物质。中医学将功能系统分别称行为“木、火、土、金、水,称为五行”,实际上是一种功能体系,而不是物质系统。功能可影响和制约物质的运动;物质的运动状态亦可影响和制约功能的运动变化。中医学把人和自然界看成一个整体,研究了5类人体同5类自然现象之间的联系,即“在天为“五气”、“在地为“五方”、“在化为“五行”、“在人为“五脏”等等,中医学也研究了5类人体不同系统的5类功能之间的联系,即5脏、6腑与5身合、5华、5体、5液、5声等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