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五行中属性吗?

澹台一翔澹台一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水,在自然界中,是流动的,所以它具有流动的性质和趋势; 在人体之中,是有液体的,而体液的正常运行,是需要气的推动的,如果没有气的运行,那么体液就会停滞,也就是疾病产生了,所以水又代表了气。 正因为如此,中医历来讲究“理气”、“利水”、“攻下逐水”。 当然,水的这两种性质是有机的统一体,因为水是要靠气的运行来发挥它的功能的。

水是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的,它是无处不在的,这就决定了水分在人体中的流动性,所以,水又代表了很多脏腑的功能:肾主水——肾主管全身水的代谢; 心主血——心血旺盛则循环正常,全身的水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 肺主卫外——肺行宣发肃降之气,上下通达,则水液的输布调节于身; 脾气运化——水液在体内不停地运动着,需要脾气的运化功能,才能把它变成津液,以供应全身的需要; 三焦气化——上中下焦的通道,也是水液运行的通道,如果通利顺畅,则水湿易于消导; 膀胱气化——尿液的形成并得以排出,是全身上下气化作用的结果,而这种气化依赖于膀胱的气化功能。

总之,水是滋润万物而又无所不能的,正是由于水的这种特性,古人才用阴阳五行学说对它进行分类,并在临床上加以应用。

臧子萱臧子萱优质答主

木、火、土、金、水,这五个字在殷、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其本义也都是指“五材”,即五种自然物质。这种五行观念并不是至迟在商代甚至更早的时候都已形成的系统思想,而是到战国时期才渐渐发展起来的。

在“合”的一面,五行的名称仍保留着原来指自然物质的本义。五行思想派别的代表人物邹衍就运用五行相胜说来解释阴阳灾异和王朝的更替。他把五行的相胜(相克)关系和季节、颜色、方向、人事等联系起来,构成一种循环无端的“五德终始”说,认为新的“德”取代前一“德”是五行相胜的结果。例如周家尚红,好南方,行春季的政令,代表火德,周代为新的“德”所替代,也一定是五行相胜的结果。据其他文献记载,认为新王朝秦代表水德。从《吕氏春秋·应同》到《吕氏春秋·应义》的十二纪可以发现这一思想的端倪。这十二纪的中心思想正是否定一德终始,提出应时变“德”。

五德终始说是邹衍最有特征的理论,但现存《邹子终始》篇中没有涉及这一问题。“五行”的名称虽沿用下来,但其本义却变化了,它不是指前已指出的“五材”,而是“五气”。这“五气”从纵的方面说,弥漫整个空间;从横的方面说,内贯于人身和万事万物之中;从时间方面说,它们从天地始分之日就已经存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