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地板效应?

翁文冲翁文冲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地板效应”是近年来室内空气净化领域的科学用语,指的是当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等有害物质浓度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甲醛每立方米含量低于0.15毫克,苯每立方米含量低于0.16毫克),人们仍然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些物质的存在,就像脚踩在地板上,虽然感觉不到刺,但终究有“存在”这一说。 这就是甲醛、苯等化学污染物具有的“潜在毒性”在作祟。

很多研究已经证明,低浓度的有害气体长时间暴露在开放的环境中,确实会产生慢性毒害作用,对呼吸功能、神经系统及免疫功能都产生一定的伤害[1-3]。 比如甲醛主要对眼睛和呼吸道产生刺激,苯的主要危害中枢神经系统,两者均有致癌性。

目前,我国对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控制标准均参照《公共场所空气质量》(GB/T 18204—2014)中规定的I类公共场所标准。该标准规定,甲醛日平均浓度不宜大于0.15毫克/立方米,苯日平均浓度不宜大于0.16毫克/立方米。 当室内空气中甲醛和苯含量分别达到上述标准的两倍左右时,人体仍可保持基本的健康;而一旦超过三倍以上,则可能对健康的损害发生变化,出现头痛、咽喉疼痛、眼疲劳、疲倦乏力、睡眠障碍、记忆力减退等情况,并可能引发儿童咳嗽、气喘、哮喘等疾病,严重时还可能致癌。

当然,这种“地板效应”只是我们的感官感受,不代表实际超标情况。为了安全起见,专家还是建议采取必要措施,去除或降低室内装修产生的甲醛、苯等有害气体。

巩皓驰巩皓驰优质答主

和天花板效应相对,如果测验太容易,任何人来做成绩都很高。比如:在一个班里测验非常简单的数学题,全班都是100分,那么对这个班来讲就产生了地板效应,也失去了测验区分不同个体实际能力的意义。

在教育心理学研究中,效应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偏差。所谓“地板效应”,指的是某种测试由于太难,被试反应全都不够理想,导致测试成绩偏低的情况。比如,在一个小学三年级的班级里进行较难的数学考试,全班成绩都很差,这就产生了地板效应。此时,如果继续用该试卷测试,将无法区分不同被试者在数学能力上的具体差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