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的手法有什么作用?
“对比”这个概念在文学批评里非常宽泛且常用,我这里提到的“对比手法”,是狭义的、相对专业的用法,特指小说里两种事物的比较,以显示二者的相异之处(这种形式通常叫作“映衬”——其实这是暗含了“正——反”结构形式的“对比”),并因此实现一种思想升华或感情强度升级的效果。
对比手法最明显的特征就是语言上的“并列”——被比较的事物在被提到一次之后,还会被进一步加以阐述和说明;而且,这种并列关系是有逻辑顺序的,被比较的事物的特征也是有层次地逐一展示的。
由于汉语语言本身的特点,我们在表述事物的时候常常采用递进的句式——“首先……其次……再次……”或者“一方面……另一方面……再者……”这些句子里的分句之间就是明显意义上的“对比”关系,而且在语义上显示出由A到B再到C的渐进过程。
在文学作品中,对比总是有前因后果的。作者必然会为读者提供这两种事物之间的不同之处以及造成差异的原因等等。 比如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里,鲁迅用“清瘦”“黑瘦”“灰黑”“苍黄”“黝黑”等词语描写自己的外貌变化时,就使用了“对比”的手法,而让读者意识到是因为留学日本给鲁迅带来的压力使他的健康受到了影响,从而产生了一种同情与悲悯之情。
再如朱自清的散文《背影》中,父亲送给“我”橘子时,“我”说“我不要”,但“我”后面又吃了,这个时候,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让“我”先前话语中的“不”显得更为突出,由此深化了“我”对父亲的愧疚之感。 在写作中,学会使用“对比”这一手法也很重要。它能够帮助我们更精准地传递出想要向读者表达的思想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