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生肖吃米不消化?
应该是蛇吧,因为民间传说蛇是吃米的。 另外,《史记·陈涉世家》里有:“二世元年九月,戍卒何苦不食?”司马贞的注释说:“苦,饿也。”可见秦代就有“食不饱”、“饥不食”的说法了。 “食不饱”、“饥不食”在现代汉语里指“吃不饱”、“饿”,在古汉语里的意思也是指“吃不饱”和“饿”。而“饿”在古代还有“肚子空”的意思——“饿”者,腹中空无一物也。
所以我认为古人所说的“饥不食”应该就是指肚子饿了不想吃东西。而“食不饱”则是指吃了饭之后肚子还是空荡荡的,好像没有吃饱的样子。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吃了午饭晚饭都饿得慌”“早饭和中饭加起来才吃饱”。 我觉得这种说法更符合日常经验,所以更可靠一些。 不过我比较好奇的是这个“孰”字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根据这个“孰”字来区分十二生肖里哪种动物吃米会消化不良似乎有点太玄乎了,所以我打算再挖掘一下。
首先我要说明我的一个观点:“食不饱”不是指吃饱了但是没吃饱的意思,而是指吃了很多东西但没吃饱。 这个观点的证据是在古代汉语中“食”有两个读音shí 和sì,其对应的词形分别是“食”和“飧”,“飧”的意思是“熟食”,也就是晚上吃的饭。因此我们可以得到“食”的另一个意思是“晚饭”。这样“食不饱”的意思就是“晚饭吃得饱饱的但早上和中餐没吃好”,这不就符合“饥不食”和“食不饱”的意思了吗!
其次我还想证明另外一个问题:“饥饿”的“饿”在古代除了“饿”之外还通假“渴”——这就是“饥不食”的“饥”通“渴”。 比如《礼记·檀弓下》里有:“饥而不食,渴而饮毒。”这里面“饥而不食”的“饥”显然不可能读ji,因为它跟下文里的“渴”犯冲(呵呵,不好意思,这个说法不够严谨)。所以这个“饥”肯定是古读音jī。
另外,我在网上还看到了一个很有道理的解释,不过这是建立在“暑”字的基础上的。 说古代“暑”和“湿”都是“广”字头,意思就是天很热的时候人们吃不下东西会“暑”,而下雨潮湿的时候人们吃不下东西会“湿”,所以夏天吃的饭叫“暑食”,而发潮变味的饭叫“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