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世界杯有几次手球?
截止到2014年6月30日,本届世界杯共出现8次手球。 这8次手球的判罚结果如下表所示(按时间顺序)。 由上表可知:在全部8次手球的判罚中,其中6次被判为直接任意球,未对比赛结果产生影响;另外两次被判为点球,均对比赛结果产生了影响(阿根廷vs波黑和哥伦比亚vs科特迪瓦)。这两次的判罚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首先,我们来讨论一下,裁判该如何判定一次手球行为呢?国际足联竞赛规则第17条对判定手球犯规的实质要件做出了说明: 由此可得,裁判认定手球行为的实质依据是“球与手之间存在直接联系”,而并非“球员的手触到了球”。 因此,如果一名防守队员用一只手拦住了射门力量强劲的射门并将之击出底线,那么这种行为不能被认定为手球行为——因为进攻方射出的球没有打中防守队员的手。此时,由于没有发生球员与球之间的直接联系,该行为不违背规则。但是如果这时防守队员的另一只手碰了球,则可以被判为一次手球犯规。
我们再来看看上述8次手球究竟符合何种情况。从上面表格所列的时间地点来看,这些手球分别出现在两种不同的情景下:守门员手球、非门将队员手球。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两种情形下的手球犯规是否成立。 1.对于发生在门前的手球 当足球运动比赛中出现了进球的机会时,在门前争抢足球往往是双方争斗最激烈的地方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发生的手球大多属于这种情况。 对于发生于门前的手球,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三种基本情形进行研究:
第一种:攻防转换时的手球,即正在进攻的一方正在进行一次快速传球配合后获得了一次射门机会,而在他接球或者传球同时,防守一方的门将或后卫用手臂或其他身体部位挡出了这次射门。如图一 当球被挡出之后,此时球仍在对方的半场,并且对方还有机会重新组织进攻。这种情形虽然看起来像是门将犯了手球,但实际上这应该是一个犯规动作。原因如下: 这种情况下,门将在整个过程中一直处于积极跑动的状态,他的脚并没有停住过。根据我们刚才提到的规则,只有静止中的手球才构成手球行为。因此,这个防守队员的手球犯规不能被视为门线的判决。
第二种:禁区内手球,即在球即将进入球门之前,进攻一方在禁区内的手部接触使球改变了轨迹,从而改变了进球的结果。如图二 第二种情况的发生通常是因为防守一方的队员处于手离胸部较近的状态而产生的,这也导致了他们很难判断自己的手臂是否会碰到球,从而导致误犯手球。 这种情况可以分成三种来分析: a. 在禁区内手球,但此球并未改变进球结果,也就是在禁区内手球没有产生间接任意球。 b. 在禁区内手球,导致对手进球,此时应判给进攻方一个间接任意球。 c. 在禁区内手球,致使自己得到点球机会,此时应将两个点球都判给对方,并取消防守队员的黄牌。
第三种:直接任意球。当防守一方球员在本方罚球区内手球导致失分,或者在禁区内手球被判罚直接任意球时,都属于直接任意球范畴,见图三。 综上所得,发生于门前的手球有三种情形以及相应的处理办法,详见下表: 2.对于发生在边路的非门将队员手球 对非门将队员手球的处理原则与非门将队员手球相同。但由于此类手球发生的条件较为特殊,所以我们仍需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讨论。 根据场上形势的不同,我们可以将非门将队员手球的情况大致分类为两类:
第一类:边路队员在防守角球时发生的非门将队员手球,如图四 第一种情况是在己方角球发出前,我方防守队员在与进攻方前锋拼抢的过程中触到了球。此时,只要不是手离球的距离太近,就不会被认为是一次手球犯规。但是,如果在接到球的瞬间,防守队员的手已经触碰到了球,则会被视为一次手球犯规。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己方角球发出之后,我方队员在和对方球员争抢球的过程中触倒了球。此种情况下,只要球员的手没有离开自己的身体,就不算手球。 但是,如果球员在争抢过程中抬起了手掌,则被视为手球犯规。
第二类:边路队员在防守界外球时发生的非门将队员手球 这种类型的非门将队员手球通常都是在接界外球的一瞬间发生的,所以其处罚方式可参考上述的第一类,不再赘述。 对于非门将队员手球的分析方法与门将手球的方法基本类似,在此就不再详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