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冤家指什么生肖?
子鼠 鼠在十二生肖中排行第一,与十二地支中的一子相对应;同时,子时也是当前夜间十一点到凌晨一点的时间段。“子鼠”就暗含着第一天和第一时段的意思。用现在的说法解释,“子鼠”相当于二十三点五十九分。而一昼夜正好是十二个时辰,周而复始,循环不息。“子鼠”又引申为第一年、第一个循环等等含义。所以,“子鼠”就是十二生肖之首,也就是人们常讲的“老鼠老大”“第一只老鼠”的意思了。 丑牛 古人造字很讲究,“牛”字上面部分像一头牛的头和额头,下面像四只脚加上尾巴的形状。所以“牛”的本义其实就是有头有身有条尾的四足动物。因此用“牛”来表示时间单位,其意思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一整天或者是一昼夜。如李白的《送友人入蜀》中有“早行石上水,暮宿雪里山”之句,这个“早行”和“暮宿”就用的是“牛”的单位,意思就是从早到晚,形容行程之久。
另外,“牛”还经常被用来表示颜色。 寅虎 “虎”字在古代字形非常简单,上面一个“虍”,暗示着老虎头上的花纹,下面两个“口”,象征老虎嘴巴。整个字形象一只张着嘴的老虎,非常生动逼真。正因为如此,古文字中的“虎”字也常常被假借来表示“多、甚”等表示数量多的词语。
例如《礼记·檀弓下》中有“我之德薄,抑又不顺,斯为民病。”其中“病”字的“疒”部就用的是“虎”的字形,意思就是指事情很多、很严重的样子,这就把“病”的含义由疾病转为了比喻义——“非常多、很厉害”。
卯兔 古人造的“兔”字左边像兔子耳朵,中间像兔子的身体,右边像兔子尾巴。所以“兔”字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中间一竖从上到下分开,形似短横。正是由于这种字形特点,古时“兔”字既表示月份,也表示日期。如果一个月的第一天是月初(朔),那么这个月就叫作“兔月”(农历每月初一叫朔日,十五叫望日);如果在最后一天,就叫作“末”或“月终”。而如果一天之中,中午以前为前半段,那下午就到“末”了。这样,从月初到月末,从早晨到黄昏,自然就有了“一周”的概念了。于是,类似这样的“兔月、兔末”就成了现在常用的“周一、月一日”等词的源头了。
辰龙 中国古代文化认为,天下万物都是由五行构成的——金木水火土。龙也不例外,它是由四种动物合成的一种神物,即龙是马首蛇身的复合体。所以,“龙”字上面的“鹿”字旁表示马首,下面的“虫”字表示蛇身。
正因为“龙”是这样一种奇特的组合,所以古人经常用它来表示一些特殊的时间、顺序等。天上有龙角之说,农历每月初一是“龙目”,初二日为“龙须”,初三日是“龙头”,初四曰“龙腰”,初五六日分别称“龙腹”和“龙背”,最后初八日称之为“龙角”。 巳蛇 “蛇”的形体变化不大,所以古文字中它的写法也非常简单。但是,古文字学家经过仔细研究,发现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蛇”的字形有时候没有下面的“辶”,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蛇”的本义并不是指蛇这样一种动物,而是指一种形状像蛇的鱼,叫做蝮。《诗经·卫风·竹竿》中有“籊籊鱼蝮”之句,说的就是这种鱼。
后来,“蛇”字才有了蛇这样的动物的意思。 午马 马是一种善奔跑的动物,所以用马表示时间单位的概念,往往指一天中较宝贵的一段时间,约等于现在的四个小时——正午之前为一“马”,正午为二“马”,午后三“马”,傍晚四“马”,晚上五“马”。 未羊 本意为羊圈,引申指代养牲畜的地方。“未”还是十二月建星之一。
古人根据每天的太阳位置不同,把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分为三刻,每刻又分为八柱。每柱大约相当于现在的四十分钟。一天就分为二十四刻,一刻相当于现在的一小时。十二月就有二十四节令。每月还有上中下三元。冬至就在一阳生,处于下元,大雪节气在冬至后面一个星期左右开始,处于下元末端。小寒在大雪节气后十天,处于上元。
正月建寅,二月建卯……十二月建亥。每一天又有晨、昏、午的三个时间段。一天的时间就分成二十四份,每个月也有三十天,一年就有一百周。如此精细的时间划分,对于观测天文的准确性是相当重要的。
申猴 关于“猴”的汉字演变过程,学界观点不一致。有学者认为是象形文字,有学者认为是形声文字,还有学者认为是会意文字。无论哪种造字方法,“猴”字都像是双手捧着一个东西的模样。所以,“猴”的字形往往体现着手里拿东西的形象。正因为如此,“猴”的字形演变也时常被别人借用表示其他的事物,从而产生了新字形、新词汇。
酉鸡 在所有的地支动物中,“鸡”是最像鸡状的,因此字形也比较容易认。“酉”的本义是指酒坛子。《礼记·月令》中有“仲夏,祭酒帝,天子亲往”的说法,这里的“祭酒”就是用“酉”表示的酒神。因为古人习惯在夏季酿酒,然后储存起来,等到冬天再拿出来喝,所以“酉”实际上代表了冬天。由此,“酉”也就成了农历十一月专用的字符。
戌狗 “狗”的字形在古代一直受到质疑。因为,“狗”的字形在古代有两个,一个是今天的简化字形,另一个是用“犬”加“言”。前者字形太过复杂,后者又找不到合理的依据。其实,这两个字形都可以追述到古代的“句”字。“句”的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