渟五行属什么的?
“渟”这个字在五行中属于水,因为“水深而平”嘛! 《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渟者,停也;从水,从亭声。意思是水停止不流。 所以“渟”有水、亭两部组成。 根据五行的相生相克原理,水克火(火生土),所以“汀”字土旁多。 “渟”字火旁少,这是因为它属水的缘故。 这实际上反映了汉字的造字法——“六书”中的象形、会意原则。
汉字的基本结构都是象形或者会意的。如“日”“月”等是象形的,它们的本义也是象其形而定。而“琴”“歌”“池”“清”等都是会意字,即由两个字或者多个字会合成一个新的意思。 这里“亭”与“停”有区别又有联系——它们都属于会意字。但“亭”是会意兼形声的字(古字形),“停”字只有会意成分。
“亭”“停”的区别在于“亭”的“高”字旁边有一个“丁”。这实际上是表示它的本义——人在上面停留。而“停”的本义则是“短暂停留”。 这种用偏旁来区分字义的办法就是古人说的“以形定义”。
在古代,木、火、土、金、水被称为“五行”,五行皆生皆克,相生之间可以相互助益,相克之间互相克制。根据相生相克的道理,人们逐渐形成了一定的吉凶判断,同时也被广泛用来为人们取名。因此,为孩子取名除了要顺口好记外,也要合五行八字,这样有助于帮助孩子运势提升。
那么,当“渟”用于取名中时,五行是什么的?由于“渟”字并不常见,所以具体五行属性,就要从“渟”的字源笔画来判断。
渟字在康熙字典中的笔画属性为17画,其五行判定方法如下:
金:2、5、20画。
火:3、4、18、21、30画。
水:1、6、15、19、24、33画。
木:7、9、10、16、22、27、32画。
土:8、11、12、13、14、17、23、25、26、28、29、31、32。
可以看出以上五行笔画,数字都是没有重复,可以清楚判定“渟”字的五行属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