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模式是亚洲模式吗?
说一点个见。 亚洲的崛起,是新兴经济体的崛起。这其中又有两个类型,一种是像新加坡那样通过发展对外贸易和金融中介而崛起的“小巨人”;另一种就是我国这样,通过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入外资而崛起的“大巨人”。
其实,从发展的潜力来说,我们更接近于新加坡而不是亚洲四小龙中的韩日。因为我国拥有比任何一个亚洲国家都要庞大的中产阶级群体——据世界银行的数据,中国在1990年就有6亿人口处于中等收入水平,到2005年就达到了1.45亿人。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中,我国的平均收入基尼系数也维持在0.47的水平(低于所有发展中国家水平)。所以,在我国存在着大量对高档消费品和中高端服务需求旺盛而又有限的群体。这也是我国为何能在消费领域产生众多跨国公司的根源所在。
当然,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我们的短板也是很明显的。我们仍然面临农村贫困人口的问题(虽然数量在减少但占人口的比重却没有明显下降),而且中低端制造业还比较落后。所以,如果说我们要实现真正的“中国梦”的话,那么我们就必须在实现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同时,大力提升中低端制造业的能力。而这又涉及到土地改革、财税体制改革等诸多问题。
总之,道路的选择是非常清晰的了,但我们仍然有一个如何走出这个困境的难题等待着我们去破解。也许,正如彭慕兰在其新著《大分流》中所指出的,当我们把工业革命放在全球史的大背景下来看待时,我们发现它的起源其实是具有偶然性的。也就是说,正是由于英国在18世纪中后期所拥有的独特优势才导致了后来的工业革命。而这种独特性又是可以在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各种社会、经济、政治的结构性因素中找到根源的。只要我们有信心有定力去做正确的事情,那么,一个属于中国的奇迹就必然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