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学在五行中属什么?
五行的概念不是出自于《易经》也不是由孔子所创,而是来源于道家。而“道”这个概念在《老子》书里才完整地提出来。 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的道就是宇宙万物的本原,而一就是阴阳未分的混沌状态,二就是阴阳,三就是阴阳阴阳。所以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实际上是指五种基本物质,与阴阳无关。 至于后来人们用阴阳来解释五行的原因嘛,那就很微妙了。前面说了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是描述物质的,那么加上阴阳之后的五行就变成了描述世界的。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世界除了物质还有什么呢?古人把世界分成了阴阳两半,于是有了阴(水)阳(火),有了天(阳)地(阴),有了男(阳)女(阴)。。。总之就是无论什么都要分成阴阳两个半部分。这样分之后问题就来了,既然五行是用来描述世界的,而世界是由阴阳组成的,且阴阳各含五行之一,那么五行自然就包含了阴阳。这就是后人用阴阳解释五行的原因。
当然这里只是简单讲了五行的来源,并没有深入讲五行相生相克的问题。如果深入讲五行相生相克的话就要涉及到古代哲学了,因为五行相生相克最终要体现的是物极必反,月满则亏的道理。而这一切的根源就在于对阴阳的理解上。古人把世界分成了阴阳两半,这本身没有错,但是问题是怎么去理解那另一半呢?这一半到底是与另一半截然不同的另一种存在,还是仅仅指另一半的一部分而已! 如果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存在,也就是一分为二,阴阳各掌一半的话,那么在阴阳两极之间必然是没有东西的,就像是一道屏风把世界隔成两半一样,这种理论显然是不通的。所以第二种说法就很有意义了。即所谓的阴阳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两半,而是一种不断变化的量。
比如月亮,初一是阴,到了十五是阳;早晨是阳,中午是阴;前方是阳,后方是阴。。。一切皆在阴阳转换之间。这样的理解符合《周易》阴阳爻的变化规律,也能很好地解释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因为五行中的金水属阴,而木火属阳。而且阴气多了化成水,阳气多了化为火。水生木,火克金,金生水,木克土,土克水,火生土,土生金,水克火。这不是阴阳变化是啥! 所以五行归根到底还是属于阴阳范畴内的一个分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