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的五行属性是什么?
1、“周易”中,“申”的五行属什么? 答:“申”在周易中属于坤金。为何是坤金而不是庚金呢?这就要从干支起源说起(此处省略一千字...)。简而言之,就是上古时期,人们发现草木初生与春令相连,于是用甲表示草木;而发现草木茂盛于夏令,就用乙表示;看到草木枯萎于秋令,即用丙表示;看到草木凋零于冬令,便以丁表示。所以甲乙丙丁就代表了四季中的草木,而庚辛壬癸则表示四季之末的金木水火土。至于“申”属坤金,也是由此而来——它代表的是秋季末尾,也就是庄稼丰收、万物收藏之时,此时阴阳相应,阴盛阳微,天气肃杀,草木枯黄,所以这个时节的金是带有肃杀之气的坤金。
2、那这个五行属性有实际意义吗?比如在起名等等。 答:当然有用!比如看一个人命格中的喜神和忌神,就要通过日干和他的五行旺衰来定。而日干的五行旺衰,就要参考时柱五行是否相生相克的状况而定。而时柱中的五行,又受年柱月柱的影响,从而构成一个整体。其中,年柱月柱影响的时柱五行,是通过月支和日支来联系的。而这个月支日支,就受时柱影响,从而形成一个循环。在这个循环的过程中,由于每个环节的影响程度不同,所以就会有强有弱。这时我们就需要调节,让它的强弱达到平衡状态。而这个调节的过程就是生克过程,而这个被生或被克的对象,就是喜和忌。通过五行生克制化的结果,就可以判断出命局当中的喜和忌了。当然,这个过程是很复杂的。如果仅凭几个五行就能确定,那么八字算命也就没意思了。
申月指的是夏末,具体时间从阳历的8月7日或8日到9月6日或7日。这个月暑热开始减退,雨势减弱,但白天仍然酷热难耐,热蒸闷湿的天气是申月的主要特征。根据五行的生成和制约关系,申金受生于燥气,旺于热气,受制于湿气。由于申月正处长夏季节,热气和湿气合而为霖,大量降水形成炎热潮湿的气候,导致申月的金气受到湿气的严重抑制,不能正常生长和运行,因此申月之金为“湿金”。申月之金的干支配局有辛酉、庚戌、庚酉、辛亥。
在自然界中,申月湿气当令,农作物开始结实,枝叶渐衰,果实渐渐成熟。从物候规律来看,申月当中的立秋和处暑两个节气具有明显的代表性。
“立”是开始的意思,“秋”是指庄稼由绿变黄,立秋时凉风已至。俗话说“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也就是说,如果今年的立秋如果在中午前,那么天气就将凉爽无比;如果在中午后,那么天气还要热上一阵。
从物候现象上来看,我国很多北方地区能够明显感受到昼夜温差的变化、冷空气南下的出现以及大风吹过的凉爽,而在我国的南方,人们仍然感觉酷热难耐,并且立秋之后的“三伏”当中还有“末伏”阶段没有结束,因此仍旧暑气逼人,天气依旧酷热难耐。“立”是终止的意思,“处”同“暑”,有炎热的意思,处暑时炎阳西下,气温已经有所下降,白天热,晚上凉,降雨减少,秋高气爽的季节即将来临。
此时,人们的夏季情绪开始发生变化,由烦躁转向安定。在人体养生方面,申月的暑湿对人的体力有所损耗,容易出现神疲乏力和胃口不佳的情况,因此需要加强脾胃的保养,注重健脾祛湿。在饮食方面,要以营养清淡、容易消化的食品为主,不能贪食过多的冷饮食品,以免受到湿邪入侵,引发胃部不适,甚至导致腹泻。可以食用健脾祛湿、滋阴润燥的食品,比如豇豆、毛豆、南瓜、鲜藕、山药、木耳、芝麻、百合、鸭肉和莲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