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澧县有什么景点?
1、城头山古文化遗址 位于澧阳平原东北隅,南依澧水,北靠洞庭湖,这里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河流纵横,土壤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达280天以上,是典型的农业地区,具有发展早期人工水稻生产的优越自然条件。考古学家们在这里发现了距今约6000年的人类活动遗迹和世界上最早的稻田、稻壳堆存物以及陶质水渠等人工水利设施。 该遗址于1976年和1977年被发现,并先后进行了两次试掘和重点发掘,198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多年来,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陆续进行了一系列的发掘和研究,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为澧县古城头山古文化遗址的继续发掘和研究提供了宝贵资料。
2、澧阳平原古人类遗址博物馆 坐落在县城内城头山西侧。它依托于已故著名建筑专家张雷先生设计的城头山公园而建。是研究澧阳平原乃至湘鄂西古代文明的窗口,也是全县人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之一。 该馆占地面积3540平方米,建筑面积1525平方米。主要由序言厅、综合陈列厅(兼办公用房)和文物保护技术室三大部分组成。
馆内共陈列有各类文物标本近500件,其中石器300多件,陶器80多件,动物化石100多件以及其他珍贵文物若干。这些文物标本,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澧阳平原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面貌及其发展水平。陈列中还展示了部分城头山遗址的古稻田和古渠沟遗迹。 该馆常年对公众开放,每年接待中外游客数万人次以上。
3、澧县文庙 位于城北街,始建于明嘉靖年间,万历四十五年(1617)落成。占地一亩有余,有讲堂、崇圣祠及两庑学舍数百间。清代多次修葺,规模宏大壮观。
民国初年遭火焚,仅存大成殿一座及其他建筑十多间。“文化大革命”期间,学田被占,大成殿被拆建为澧县二中教室。现存大门、前殿和后殿,系清同治九年改建时所建,大雄宝殿系清光绪二年重筑,后殿门额上悬“德配天地”墨匾一通,系清嘉庆四年由时任礼部尚书彭元瑞题赠。现辟为澧县历史文物陈列馆。1983年重修,保存基本完好,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关陵 又称“关帝庙”“武安王庙”。始建于三国蜀汉五年(公元227年),在今县城关镇关公路东。
唐显庆元年(公元656年)改庙号为关圣帝君,宋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加封为“义勇武安王”,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再封为“忠义神武灵佑威勇镇靖显灵孚惠翊正王”,清顺治十七年(公元1660年)增谥“威灵至仁显武光大弘毅安国靖民”。关帝庙几经重修扩建,现存建筑多为清乾隆以后遗构,主体建筑和两侧廊房保存较好。占地二十余亩,坐北向南,前后四进,左右对称。由山门、钟鼓楼、戏院、天齐庙、春秋阁、拜厅、关爷殿、春秋殿等大小建筑九十九间半组成一个规整布局的建筑群体,颇具宫殿气势。
院内古柏参天,碑林遍布,殿宇廊房,雕梁画栋,古朴肃穆。1997年春,经维修加固,添置了新的文物设备,成立了关公文化研究中心和文物管理所,成为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5、澧州博物馆 坐落在美丽的澧水之滨——澧阳平原有形建筑物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这座仿古建筑——中国古典与现代园林艺术相结合,既不失传统韵味又有当代气息,这就是澧州博物馆的外观。
澧州历史文化悠久,底蕴厚重,人杰地灵。自秦置县以来,澧州历代名人辈出,灿若群星,其中不乏将相、圣贤、诗人、学者及革命志士,留下了许多光耀青史的不朽业绩与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为了充分展示这块沃土的历史文化风采,弘扬优秀传统文化,2004年下半年动工兴建,于2005年底正式竣工对外开放。整个建筑分上下两层,总占地面积30多亩,总建筑面积7300余平方米。内设四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馆,馆藏文物丰富,展出内容丰富多彩,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是一座集收藏、展览、研究、社会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专题性博物馆。 地址:常德市澧县澧阳中路8号
6、城头山村原始村落风貌 城头山古文化遗址是我国长江中游地区迄今发现的最早的一处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被国内外学术界称为“江南第一城”。
进入城头山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高高的城墙,墙下是一条条纵横交错的灌溉水渠,水渠中流水潺潺,鱼儿游弋。顺着弯曲的小路往里走,看到的是一排排古老而整齐的房屋,房屋都是用黏土夯成,墙壁很厚,看上去十分结实。这些房子有的是居民用来居住的,有的已被改造成展览馆,供游人参观。
据考古学家考证,这里的居民在这里生活、劳作已有六千年之久。在遗址附近还发现有用于祭祀的坛台以及用于战争防御的壕沟、城墙等设施,这再次表明当时人们的生活已经相当复杂化了。
如今,这个原始村落依然保持着昔日的原貌,给人们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文化财富和精神财富!